•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華東理工楊弋教授發文:這種合成方法實現活細胞RNA成像

    2019.12.10

      2019年11月5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弋教授等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了封面學術論文,題為“Visualizing RNA dynamics in live cells with bright and stable fluorescent RNAs”。該論文報道他們利用系列高性能熒光RNA,實現不同種類RNA在動物細胞內活體的熒光標記與無背景成像。

    105659_201912101428071.jpg

      迄今為止,在自然界尚未發現天然存在的熒光RNA。目前人工合成的少數幾種熒光RNA熒光強度弱,性能不穩定,難以實用。針對這一亟需解決的技術挑戰,楊弋教授等組建了化學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聯合攻關團隊,利用全新的分子設計及分子共同定向進化技術,首次獲得了系列高亮、穩定、低背景的熒光RNA。這些熒光RNA分子結構緊湊,特異結合創新染料分子后產生強烈熒光,可呈現藍、綠、黃、橙、紅等不同顏色,與五顏六色的辣椒相似,因此被命名為Pepper。它們可插入到不同RNA分子序列中,在活細胞內對這些分子進行熒光標記和實時、超分辨成像時,不影響它們的轉錄、定位、翻譯、降解等正常活動。由于熒光RNA標記可逆,因此它們在細胞內的顏色可按需要而改變,這種靈 活性對于熒光標記穩定細胞株和轉基因動物的構建十分有利。

      與現有技術相比,我國發明的熒光RNA在親和力、穩定性、信噪比、活細胞熒光亮度等方面提升了1到3個數量級,實現了熒光RNA的實用性突破,為活細胞中RN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除了作為RNA標記工具外,它們還有望在活細胞代謝物檢測、核酸即時監測、單分子多重檢測等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生命科學研究與醫學即時診斷甚至實時診斷技術的發展提供新思路和手段。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