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食品檢測和食品安全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物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也是國家安定、社會發展的根本要素。隨著科技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衛生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任何一個國家,食品質量及其安全性都是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百姓共同關注的一個永恒主題。本人從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多年,根據工作經驗淺談食品安全和食品檢測的關系。?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保證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安全穩定的重要措施。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這是公眾的強烈愿望和共同的健康追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食品安全性分絕對安全性與相對安全性,它們的區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方面是消費者,另一方面是管理者、生產者和科技界主流派對什么是安全食品在認識角度上的差異。前者要求對他們提供沒有風險的食品,而把近年頻繁發生的安全性事件歸因于技術和管理的不當。后者從食品構成及食品科技的現實出發,認為安全食品并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食品,而是在提供豐富營養和最佳品質的同時,力求把可能存在的任何風險降至最低限度。可以認為,這兩種不同的概念既是對立的,又是互補的,是人類對食品安全性認識發展與逐漸深化的表現,從需要與可能、現實與長遠的不同側面,概括了食品安全性比較完整的含義。?
食品安全性是食品質量的基本要素。食品的安全性,就是要求食品應當無毒、無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的情況下攝入可食狀態的食品,不應造成對人體的危害。對它的充分理解應該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對危害人體的界定。這種危害應包括消費者急、慢性毒害、感染疾病,危及消費者及其對后代的隱患。二是對無毒無害的界定。這是一種會對食品產生潛在危害健康的生物、化學、物理因素或狀態。隨著人類社會和現代科學的發展,一方面新的有毒有害物質不斷被發現,另一方面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發現原本被認為“清潔無污染”的食品中也廣泛存在著極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從食品安全性的內涵和外延來看,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食品的安全性越來越不是一個能夠簡單、明確判斷的事情。?
二、食品檢驗檢測?
由于食品安全性的內涵和外延,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食品的安全性不能夠簡單、明確判斷,這就需要食品檢測機構能夠出具真實有效的檢測數據,為廣大消費者和政府部門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1、采用正確的抽樣方法?
抽樣是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的基本工序之一,對產品質量的檢測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產品檢測的過程中,如果抽取的產品樣品不能夠代表全部的產品成分,這樣就不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檢測數據會出現偏差,所以我們在產品抽樣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對產品進行正確的抽樣。?
首先,要選擇高水平的抽樣人員。抽樣人員的素質高低對產品質量檢測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抽樣人員必須熟練產品檢測的抽樣標準、抽樣方法以及抽樣的數量。同時,抽樣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對抽樣工作要認真負責。其次,認真填寫抽樣表單。抽樣表單是質量檢測機構在對產品進行檢測之后所出具的檢驗報告,也是對檢驗結果進行監督的重要材料。抽樣表單的填寫必須整潔完整,內容真實,同時抽樣表單要按照統一的格式填寫。再次,產品抽樣的數量必須合理。產品抽樣數量不能夠隨意的增加,特別是生活用品和消費品;抽樣的數量更不能少于規定的要求,否則就不會滿足產品檢驗的要求,或者是產品檢驗的結果不能夠代表檢驗的質量水平,阻礙產品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
2、樣品的運輸和保存?
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采樣用具及包裝物必須是滅菌的。在樣品的運輸和保存過程中應避免日光照射,防止外來物的污染。采樣后,根據食品特性,應將樣品盡快送往實驗室檢驗。運輸時應保持樣品完整。?
3、操作人員的選用和操作要求?
實驗室應當聘請具有一定資質的人來操作,并且要經過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要求其具有較熟練的操作技能,強烈的質量意識,并且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減少人為因素帶來的困擾。?
4、強化其他產品檢驗方法?
根據產品檢驗原理和設備的不同,食品質量檢驗可以分為四種:感官檢驗方法、物理檢驗方法、化學檢驗方法。感官檢驗方法是食品質量檢驗中最基本的方法。感官檢驗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味覺等檢驗方法對食品進行檢驗,感官檢驗方法的優點是省時省力,提高產食質量檢驗的效率,其缺點就是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往往會造成一些不當的后果;物理檢驗方法指的是通過對食品在物理條件下體現的各種性能的研究和測量,從而對產食品的質量進行深入的認識;化學檢測方法也是食品質量檢驗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又被稱之為化學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過食品的化學反應來檢驗產品的最終質量,因為有些產品的某些特性只有通過化學反應才能夠體現出來。化學檢測方法的優點在于能夠能加深入的檢測產品的內部問題,更好地確定食品的質量好壞;微生物檢驗方法是食品檢測的主要方法,是指日常食用品的細菌污染進行檢驗,也可以稱之為衛生檢驗。微生物檢驗方法一般包括細菌總數檢驗、霉菌總數檢驗、大腸桿菌檢驗、食用中毒菌的檢驗等多個方面。微生物檢驗與人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食品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保證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發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安全穩定的重要措施。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這是公眾的強烈愿望和共同的健康追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而倡導和建立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正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是公共衛生工作的根本宗旨。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的健康權益,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食品工作者和食品消費者,要正確認識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性,確保消費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吃的健康。這就要求我們在對食品檢驗時要遵守職業道德,嚴謹科學態度,注意各個環節來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性,為食品衛生和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據。并且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今后食品檢驗技術的發展方向會是:(1)采用快速和大批量的檢驗方法,來提高檢驗效率;(2)形成標準化的實驗條件;(3)提高和保證檢驗的精度和靈敏度。?
-
綜述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
-
焦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