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DNA連接酶(DNA ligase)介紹

    2020.9.08

    DNA連接酶是1967年在三個實驗室同時發現的。它是一種封閉DNA鏈上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鏈的5'-PO4與另一DNA鏈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鍵。但這兩條鏈必須是與同一條互補鏈配對結合的(T4DNA連接酶除外),而且必須是兩條緊鄰DNA鏈才能被DNA 連接酶催化成磷酸二酯鍵。

    常用的DNA連接酶有兩種:來自大腸桿菌的DNA連接酶和來自噬菌體的T4DNA連接酶。二者的作用機理類似。

    T4DNA連接酶作用機制:

    T4連接酶作用分三步:

    (1) T4DNA連接酶與輔助因子ATP形成酶-AMP復合物。

    (2) 酶-AMP復合物結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羥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

    (3) 產生一個新的磷酸二酯鍵,把缺口封起來.

    但是分子生物學試驗中主要采用T4DNA連接酶,因該酶在正常條件下,即能完成連接反應。T4 DNA 連接酶是一單鏈多肽,分子量為68,000道爾頓,它能催化雙鏈DNA上相鄰的3 羥基和5 磷酸末斷形成磷酸二脂鍵。λDNA用EcoRI酶切割后形成的6個片斷均具有粘性末端(Cohesive ends),在T4 DNA 連接酶作用下,可連接成原來的線狀DNA。  

    T4DNA連接酶連接要求和結果

    ?

    外源DNA末端性質

    連接要求

    連接結果

    不對稱粘性末端

    兩種限制酶消化后,需純化載體以提高連接效率

    載體與外源DNA連接處的限制酶切位點常可保留;非重組克隆的背景較低;外源DNA可以定向插入到載體中。

    對稱性粘性末端

    線形載體DNA常需 磷酸酶脫磷處理

    載體與外源DNA連接處的限制酶切位點常可保留;重組質粒會帶有外源DNA的串聯拷貝;外源 DNA會以兩個方向插入到載體中。

    平端

    ?

    要求高濃度的DNA和連接酶

    載體與外源DNA連接處的限制酶切位點消失;重組質粒會帶有外源DNA的串聯拷貝;非重組克隆的背景較高。

    1. 一般性質: 大腸桿菌的DNA連接酶是一條分子量為75KD的多肽鏈。對胰蛋白酶敏感,可被其水解。水解后形成的小片段仍具有部份活性,可以催化酶與 NAD(而不是ATP)反應形成酶-AMP中間物,但不能繼續將AMP轉移到DNA上促進磷酸二酯鍵的形成。DNA連接酶在大腸桿菌細胞中約有300個分子,和DNA聚合酶Ⅰ的分子數相近,這也是比較合理的現象。因為DNA連接酶的主要功能就是在DNA聚合酶Ⅰ催化聚合,填滿雙鏈DNA上的單鏈間隙后封閉 DNA雙鏈上的缺口。這在DNA復制、修復和重組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連接酶有缺陷的突變株不能進行DNA復制、修復和重組。噬菌體T4DNA連接酶分子也是一條多肽鏈,分子量為60KD,其活性很容易被0.2mol/L的KCl和精胺所抑制。此酶的催化過程需要ATP輔助。T4DNA連接酶可連接DNA- DNA,DNA-RNA,RNA-RNA和雙鏈DNA粘性末端或平頭末端。另外,NH4C1可以提高在大腸桿菌DNA連接酶的的催化速率,而對T4DNA連接酶則無效。無論是T4DNA連接酶,還是大腸桿菌DNA連接酶都不能催化兩條游離的DNA鏈相連接。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