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基本操作>大鼠尾靜脈注射

    大鼠尾靜脈注射

    關鍵詞: 大鼠 尾靜脈 注射來源: 互聯網

    大鼠尾靜脈注射是常見的操作,稍微有點難度,沒有指導的話,一開始可能會感覺有點手足無措。但是可以肯定的說,只要掌握了方法,大鼠的尾靜脈注射還是很容易的。總的來說,大小鼠的尾靜脈注射難度相當,熟練后,大鼠應該比小鼠注射更容易,因為大鼠的尾巴較粗,而且血管也較粗,進針的手感比較好找。但是大鼠年齡增大后,尾部鱗片也較厚,此時尾靜脈注射難度會加大,進針點宜選擇兩個鱗片的間隙,以利于針尖順利刺入。

    操作步驟:

    1. 首先要固定大鼠,最簡單的固定方法就是把大鼠麻醉,然后大鼠躺在那里不動,就可以順利操作了。但是我們往往需要多次給藥,就是單次給藥的話,每只都麻醉的話,也很麻煩,而且還要考慮麻醉對實驗結果和動物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找另外的方法固定了。

    再有的固定方法就和小鼠類似,做一個圓筒,最好是金屬做的,(可以在當地的鐵匠鋪,或者買白鐵鋪里面定做)首先是金屬比較結實,而且可以用來固定在鐵架臺上,方便操作。圓筒的一段有個蓋子可以拿下來,蓋子中間有個小孔,可以讓大鼠的尾巴伸出來(中間的小孔可以用膠布纏一下,防止銳利的邊緣割傷大鼠尾巴)。另外一段可以用金屬網的結構,網的形狀可以做成子彈頭的頭端形狀。網狀結構可以讓光線透近來,方便大鼠鉆進圓筒里面。圓筒的長度約15~20 cm,直徑約5~8 cm,可以做個系列長度和直徑的圓筒,適合不同大小的大鼠。操作的時候,可以把圓筒固定在鐵架臺上面,有鐵絲網的一面稍微向上,拔下另外一頭的蓋子,抓住大鼠的尾巴,懸空大鼠,讓大鼠的頭部靠近圓筒,稍微引導一下,大鼠就會鉆進圓筒,將大鼠的尾巴穿過蓋子中間的小孔,蓋上蓋子,向外拉直大鼠尾巴,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也有直接利用大鼠籠蓋的鐵絲網固定大鼠,向上面小鼠固定的方法固定大鼠,那是高手所為,總共只需要一次到兩次的靜脈注射時可以試用,不推薦使用。

    2. 固定好大鼠后就是注射了,一般用一次性的5 ml的注射器,去除針頭,接上5.5號的頭皮針,用頭皮針穿刺,個人感覺比較方便,而且便于固定針頭。

    3. 注射前首先要讓大鼠的血管充盈。可以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的方法或者采用溫水浸泡的方法。若大鼠的血管很不清楚,推薦采用溫水浸泡的方法,水溫以不燙手為宜。溫水浸泡2~3分鐘后,取出大鼠尾巴,用干棉球擦拭。等一會兒,待血管充盈后,酒精棉球擦拭后就可以進針了。若血管還不充盈,可以反復用溫水浸泡,切不可冒險注射,除非你手法很熟練,另當別論。

    4. 大鼠尾部共有四條血管,一般認為左右的兩條靜脈比較容易注射,多采用這兩條靜脈進針。一般要求進針部位靠近大鼠的尾端,這樣若注射失敗的話,還可以再向上選擇進針點。但是進針部位也不可以太靠下,因為越往下,靜脈越細,操作越難,一般以大鼠尾巴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比較好。

    5. 最關鍵的就是進針了。進針時操作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大鼠的尾巴,讓大鼠的尾巴在經過拇指后向下彎曲,進針點靠近拇指指甲。針頭和血管呈約30°角,針尖斜面朝上,輕輕挑刺入皮膚后針頭立即和血管平行,一般情況下一次就可以進入血管,可以將針頭刺入血管一大半,輕輕回抽針栓,看見有明顯的回血,就可以推注藥液了,正常情況下,推注的過程應該沒有明顯阻力,血管也不會鼓起。推液時動作宜輕柔,若發現血管鼓起,那是針頭沒有刺入血管,需立即拔出針頭,重新注射。(正常情況下,均可以看見回血,若沒有回血,9成是沒有進入血管,不要推藥,拔出針頭,重新穿刺,以防推注藥液導致大鼠尾巴皮下水腫,加大穿刺的難度,若是帶有顏色的液體,如伊文斯蘭,就更要注意)

    6. 注射結束后,輕輕拔出針頭,可以用干燥的棉球壓一下進針點,防止液體回漏。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