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飼養>飼料的分類及其營養價值的評定

    飼料的分類及其營養價值的評定

    關鍵詞: 飼料 分類 營養價值 評定來源: 互聯網

    飼料的分類

    實驗動物的飼料原料以植物為主,為了彌補蛋白質的不足,也采用少量的動物性飼料。

    1、粗飼料 包括干草類及絕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18%的糟渣類、農副產品類,樹葉類等。

    2、青綠飼料 天然水分含量≥60%的青綠飼料類、樹葉類及非淀粉質的塊根、 塊莖瓜果類。

    3、青貯飼料 用新鮮的天然植物性飼料調制成的青貯飼料及加有適量糠麩或其他添加物的青貯飼料。

    4、能量飼料 在絕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20%的谷實類、糠麩類、草籽樹實類、淀粉質的塊根塊莖瓜果類。

    5、蛋白質飼料 絕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為≥20%的豆類、油餅類、動物性飼料等。

    6、礦物質飼料 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單一的礦物質飼料,多種混合的礦物質飼料,以及配合有載體或賦形劑的痕量、微量、常量元素的飼料。

    7、維生素飼料 指工業合成或提純的單一維生素或復合維生素,但不包括某些維生素含量較多的天然飼料。

    8、添加劑 分為非營養性添加劑如防腐劑、著色劑、抗氧化劑、藥物性添加劑、生長促進劑;營養性添加劑如礦物質微量補充料和人工合成氨基酸等。

    飼料營養價值的評定

    評定飼料的優劣主要看它對動物的飼養效果。某飼料的飼養效果既取決于其營養素的含量,又決定于不同動物對該營養素的利用率。

    1、飼料營養素的含量

    飼料化學成分表中所列各種營養素含量的數值,是多次分析結果的平均數,是評定飼料營養價值的標志之一,但它與具體采用飼料中的營養素含量,有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差異。

    這種差異受很多因素影響,如植物生長所處的土壤、肥料、氣候等條件和植物的品種、收獲期、收獲和貯存時間、加工處理及貯存的方法等因素的不同都會影響到該飼料的營養素的含量。

    2、飼料營養素的可消化性

    飼料一般都是難溶解的大塊物質,其營養素分子結構也極為復雜,不能直接被動物所利用,必須先經過消化。消化是吸收的準備,被吸收的營養素由血液循環輸送到機體各組織以供利用。

    因此在評定飼料營養價值時,不僅要看飼料營養素的含量,還要看飼料營養素的可消化性。飼料營養素含量減去糞中營養素含量稱為可消化營養素。兩者的百分比稱為飼料營養素的消化率,是評價飼料可消化性的一個客觀指標。

    3、飼料營養素的可代謝性

    營養素的代謝是指動物吸收的營養素被利用的過程。因此,研究動物營養、評定飼料的營養價值,除了飼料營養素含量及其可消化性外,還要研究飼料的可代謝性。在研究動物的物質及能量代謝、測定飼料代謝方面,國際上通用的方法有屠宰對比試驗法、物質代謝試驗法和直接測熱的能量代謝試驗法。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