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基本參數>實驗動物給藥途徑和方法

    實驗動物給藥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實驗動物 給藥途徑 方法來源: 互聯網

    網絡 ?

    ?

    六、實驗動物給藥途徑和方法

    在動物實驗中,為了觀察藥物對機能功能、代謝及形態引起的變化,常需將藥物注入動物體內。給藥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藥物劑型等情況確定。

    (一)皮下注射

    注射時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膚,將連有5(1/2)號針頭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皮下注射部位一般狗、貓多在大腿外側,豚鼠在后大腿的內側或小腹部;大白鼠可在側下腹部。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腔注射。

    (二)皮內注射

    皮內注射時需將注射的局部脫去被毛,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膚并使之繃緊,在兩指之間,用結核菌素注射器連4(1/2)細針頭,緊貼皮膚表層刺入皮內,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藥液,此時可見皮膚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三)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應選肌肉發達,無大血管通過的部位,一般多選臀部。注射時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回抽針栓如無回血,即可進行注射。給小白鼠、大白鼠等小動物作肌肉注射時,用左手抓住鼠兩耳和頭部皮膚,右手取連有5(1/2)針頭的注射器,將針頭刺入大腿外側肌肉,將藥液注入。

    (四)腹腔注射

    用大、小白鼠做實驗時,以左手抓住動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將注射針頭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針頭向前推?0.5~1.0cm,再以45度角穿過腹肌,固定針頭,緩緩注入藥液(圖11-11),為避免傷及內臟,可使動物處于頭低位,使內臟移向上腹。若實驗動物為家兔,進針部位為下腹部的腹白線離開1cm處。

    圖11-11 小鼠腹腔注射方法

    (五)靜脈注射

    1.兔: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為動物,耳外緣為靜脈。內緣靜脈深不易固定,故不用。外緣靜脈表淺易固定,常用。先拔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手指彈動或輕揉兔耳,使靜脈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靜脈的近端,拇指繃緊靜脈的遠端,無名指及小指墊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連6號針頭盡量從靜脈的遠端刺入,移動拇指于針頭上以固定針頭,放開食指和中指,將藥液注入(圖11-12),然后拔出針頭,用手壓迫針眼片刻。

    圖11-12 家兔耳緣靜脈注射方法

    2.小白鼠和大白鼠:一般采用尾靜脈注射,鼠尾靜脈有三根,左右兩側及背側各一根,左右兩側尾靜脈比較容易固定,多采用,背側一根也可采用,但位置容易固定。操作時先將動物固定在鼠筒內或扣在燒杯中,使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溫水浸潤半分鐘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擴張,并可使表皮角質軟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兩側,使靜脈充盈,用中指從下面托起尾巴,以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連4(1/2)號細針頭,使針頭與靜脈平行(小于30℃),從尾下四分之一處(約距尾尖2-3厘米)處進針,此處皮薄易于刺入,先緩注少量藥液,如無阻力,表示針頭已進入靜脈,可繼續注入。注射完畢后把尾部向注射側彎曲以止血。如需反復注射,應盡可能從末端開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動注射(圖11-13)。

    圖11-13 小鼠尾靜脈注射方法

    3.狗:狗靜脈注射多選前肢內側皮下頭靜脈(圖11-14)或后肢小隱靜脈(圖11-15)注射。注射前由助手將動物側臥,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用膠皮帶扎緊(或用手抓緊)靜脈近端,使血管充盈,從靜脈的遠端將注射針頭平行刺入血管,待有回血后,松開綁帶(或兩手),緩緩注入藥液。

    圖11-14  狗前肢頭靜脈注射

    圖11-15 狗后肢小隱靜脈注射

    4.蛙(或蟾蜍):將蛙或蟾蜍腦脊髓破壞后,仰臥固定于蛙板上,沿腹中線稍左剪開腹肌,可見到腹靜脈貼著腹壁肌肉下行,將注射針頭沿血管平行方向刺入即可(圖11-16)。

    圖11-16 蛙腹壁靜靜注射

    幾種常用的動物不同給藥途徑的注射量可參考表11-1。?

    表11-1 幾種動物不同給藥途徑的常用注射量(毫升)

    注射途徑

    小鼠

    大鼠

    豚鼠

    腹  腔

    0.2-1.0

    1-3

    2-5

    5-10

    5-15

    肌  肉

    0.1-0.2

    0.2-0.5

    0.2-0.5

    0.5-1.0

    2-5

    靜  脈

    0.2-0.5

    1-2

    1-5

    3-10

    5-15

    皮  下

    0.1-0.5

    0.5-1.0

    0.5-2

    1.0-3.0

    3-10

    (六)淋巴囊注射

    蛙類常采用此法,因其皮下有數個淋巴囊,注入藥物甚易吸收。腹部淋巴囊和頭背淋巴囊常作為蛙類給藥途徑。一般多選用腹部淋巴囊給藥。注射時將針頭從蛙大腿上端刺入,經大腿肌層入腹壁肌層,再進入腹壁皮下,即進入淋巴囊,然后注入藥液。有時也可采用胸淋巴囊給藥。方法是將針頭刺入口腔,使穿過下頜肌層入胸淋巴囊內注入藥液,一次最大注射量為1毫升。蛙全身分布為咽、胸、背、腹側、腹、大腿和腳等七個淋巴囊(圖11-17)。

    圖11-17  蛙全身淋巴囊分布

    (七)經口給藥

    在急性試驗中,經口給藥多用灌胃法,此法劑量準確,適用于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等動物。

    1.小鼠、大鼠(或豚鼠)用輸血針頭或小號腰穿針頭,將其尖端斜面磨劑,用焊錫在針尖周圍焊一圓頭,注意勿堵塞針孔,即成灌胃針;亦可用燒成圓頭的硬質玻璃毛細管或特制的塑料毛細秋,作為導管。灌胃時將針按在注射器上,吸入藥液。左手抓住鼠背部及頸部皮膚將動物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將灌胃針插入動物口中,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動物應固定成垂直體位,針插入時應無阻力。若感到阻力或動物掙扎時,應立即停止進針或將針拔出,以兔損傷或穿破食道以及誤入氣管。

    一般當灌胃針插入小鼠3-4cm,大鼠或豚鼠4-6cm后可將藥物注入。常用的灌胃量小鼠為0.2-1ml,大鼠1-4ml,豚鼠為1-5ml。

    2.狗、兔、貓、猴?灌胃時,先將動物固定,再將特制的擴口器放入動物口中,擴口器之寬度可視動物口腔大小而定,如狗的擴口器可用木料制成長方形,長約10-15cm,粗細應適合狗嘴,約2-3cm,中間粘一小孔,孔的直途為5-10cm。灌胃時將擴口器放于上述動物上下門牙之后,并用繩將它固定于嘴部,將帶有彈性的橡皮導管(如導尿管),經擴口器上的小圓孔插入,沿咽后壁而進入食道,此時應檢查導管是否正確插入食道,可將導管外口置于一盛水的燒杯中,如不發生氣泡,即認為此導管是在食道中,未誤入氣管,即可將藥液灌入。

    ? ?

    ?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