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人體各系統概要:泌尿系統
佚名 ?
?
?
泌尿系統 urinary system 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圖05-1)。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尿素、尿酸、無機鹽等)及過剩的水分,需要不斷地經血液循環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排泄的渠道有二;一是經皮膚汗腺形成汗液排出,二是通過腎形成尿再經排尿管道排出。經過腎排出的廢物數量大、種類多。腎不僅是排泄器官,它對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圖05-1 泌尿系統全貌
一、腎
腎 Kidney 是實質性器官,左右各一,呈于是豆形,新鮮腎呈紅褐色。位于腹后壁脊柱兩側,上端平第11-12胸椎體,下端平第3腰椎,后面貼腹后壁機,前面被腹膜覆蓋。
腎的內側緣中部是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腎盂出入腎的門戶。從腎的冠狀剖面上(圖05-2),肉眼可見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兩個部分。皮質位于淺層,富含血管,呈紅褐色。腎髓質位于深部,色淡呈錐體形,叫腎錐體,錐體的尖端鈍圓叫腎乳頭。
圖05-2? 腎的冠狀剖面(左、前面觀)
腎實質主要由許多腎單位組成,一個腎單位(圖05-3)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腎小體是由血管球(一團蟠曲的動脈性毛細血管球)和包在血管球外面的腎小囊(腎小管盲端凹陷而成的杯狀雙層囊)構成,是泌尿部分,位于腎皮質內,肉眼看呈細小顆粒狀。腎小管是細長彎曲的管道,續于腎小囊,收集腎小體泌出的尿液向外輸出,在輸出過程中,對其中有用的物質和大部分水分還有重吸收作用,可見腎小管的功能除參與排泄某些代謝廢物,還與調節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有重要關系,這在保持內外環境穩定方面起重要作用。腎小管的迂曲部分在皮質內圍繞于腎小體的周圍,直行的部分位于髓質內,許多腎小管的末端匯集成集合管,再合并形成乳頭管開口于腎乳頭。
圖05-3? 腎單位模式圖
腎的表面由內向外還有纖維囊、脂肪囊和腎筋膜等三層被膜包繞,腎的血管、神經見后述。
二、腎盞、腎盂和輸尿管
腎盞 renal calices 和腎盂 renal pelvis 是排尿管的起始部分。腎小盞呈漏斗狀,緊緊包繞著腎乳頭,以收納由乳頭管泌出的尿液,一個腎小盞包繞著1個或2個腎乳頭,每2~3個小盞集合成腎大盞。大盞2~3個最后合并形成漏斗形的腎盂,腎盂向腎門方向逐漸變窄,出腎門后續于輸尿管。
輸尿管 ureter 長約30厘米,自腎盂起始后,首先沿腹后壁下行,再沿盆腔側壁至盆底,向內下斜穿膀胱壁,開口于膀胱。輸尿管壁有較厚的平滑肌層,可節律性蠕動,使尿液不斷流入膀胱,當膀胱充滿尿液后,由于膀胱內壓力升高,將輸尿管末段壓扁,從而保證尿液不能逆流。
三、膀胱
膀胱 urinary bladder 是暫時儲存尿液的肌性囊。上連輸尿管,下接尿道。位于小骨盆腔內。前為恥骨聯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輸精管和直腸,在女性有子宮和陰道。
成人膀胱空虛時,膀胱頂不超過恥骨聯合上緣,幼兒的膀胱位置比成年人高,幾乎完全位于腹腔內,隨著年輪的增長,膀胱逐漸下降到盆腔內,老年人因盆底肌的托載能力減弱所以位置較低。
膀胱的形狀、大小和壁的厚薄隨所貯存的尿量而變化,一般成人容量約為300~500毫升。
膀胱壁由粘膜、粘膜下膜、肌膜和外膜組成。肌膜主要是縱橫交錯的平滑肌束叫逼尿肌,膀胱下口即尿道內口處有發達的環行平滑肌叫尿道內括約肌。當尿液在膀胱內充盈到一定程度時(一般為300~400毫升),逼尿肌受到牽張而收縮,括約肌松弛引起排尿,尿液排空后,又恢復到括約肌收縮、逼尿松弛的貯尿狀態。
四、尿道
尿道 urethra 是排尿管道的最后一段,由膀胱下口(尿道內口)開始,末端直接開口于體表。男、女尿道有很大不同。男性尿道 male urethra 既是排尿路,又是排精路,它和男性生殖器官的前列腺、陰莖等關系密切,所以,將之放在男性生殖系統中描述,女性尿道 female urethra 是一條獨立的肌性管,長約4厘米,由尿道內口起始,向前下方,穿過盆底的尿生殖膈后,以尿道外口開口于陰道前庭。在穿過尿生殖膈處,有橫紋肌性的括約肌環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