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的環境
指與實驗動物設施和動物實驗有關的實驗動物的保種、維持、生產、實驗研究實驗或制造等所需的建筑物和設備物的總稱。
一、選址
二、設施設計和施工上應注意的問題
1. 設計前的論證、咨詢。
三、實驗動物設施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原則
1. 應盡量避免對動物的一切潛在威脅。
2. 設施應考慮相對獨立,防止交叉感染。
3. 經常清潔作用和污染作業的隔離。
4. 預留一定的備用房間。
5. 不推薦安裝窗戶,門設擋板、門攔。
5. 工作人員進入動物室應更衣鞋帽,洗手(開放系統)徹底淋浴,穿戴消毒衣帽,手套(屏障系統)。
7. 工作人員應定期體檢。
8. 應有必要的消毒殺菌設備。
9. 進出空氣的過濾處理。
10. 利用氣壓差,阻止未經處理的空氣進入或直接排出動物室。
11. 外來動物經有效檢疫后才能進入飼養室。
四、實驗動物設施的分型
1. 開放系統
為飼養普通動物用,未經積極的微生物學的控制。
2. 亞屏障系統
介于屏障系統和開放系統的中間狀態的設施。飼養清潔級動物,物品消毒與屏障系統相同,采用層流器飼養或帶過濾器的鼠盒飼養,中效過濾,1~5 μ 顆粒,有效率達60%~90%。
3. 屏障系統
是為努力避免與病原微生物接觸和傳染的機會而設計的封閉設施,主要飼養SPF動物或長期毒性實驗動物,生存在與外界隔離的環境內,空氣經過高效過濾,1~5 μ 顆粒,有效率達90%~99%。
一切進入隔離系統的人、動物、飼料、水,墊料和物品均需有一定的微生物控制標準,空氣應為正壓,標準高于外科手術室和一般無菌室。
4. 隔離系統
為飼養無菌動物和已知菌動物用,動物來源于剖腹產,飼養在無菌隔離器內,實驗動物生存在與外界完全隔離的環境內,進入的空氣需經凈化系統處理,對直徑為0.3 μ 的顆粒過濾效率達90%~99%以上,人不能直接接觸動物,動物物品須經嚴格的凈化或無菌處理才能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