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飼養>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特點與飼養標準

    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特點與飼養標準

    關鍵詞: 實驗動物 營養需要特點 飼養標準來源: 互聯網

    動物所需營養素的種類及影響營養需要量的因素

    實驗動物和其他動物一樣所需的營養物質根據化學組成的不同共有約50種,就其主要功能可大略分為以下三大類:

    作為能量來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作為身體構成成分:蛋白質、礦物質;

    調節身體功能:維生素、礦物質。

    各種實驗動物對以上所提到的營養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除受到遺傳因素影響而有存在的明顯的種間差異外,還因性別、年齡、生理狀況而不同。

    1、動物維持的營養需要 維持是指健康動物體重不發生變化,不進行生產,體內各種營養物質處于平衡狀態。維持需要量是指動物處于維持狀態下對能量、蛋白質等營養素的需要。

    從生理角度來講,維持狀態的動物體內的養分處于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速度相等的“平衡”狀態。維持需要就是用來滿足這個動態平衡的需要,動物只有在維持需要得到滿足之后,多余的營養物質才能用于生產。

    2、動物生長的營養需要 生長是指動物通過機體的同化作用進行物質積累、細胞數量增多和組織器官體積增大,從而使動物的整體體積及重量增加的過程。從生物化學角度看,生長是體內物質的合成代謝超過分解代謝的結果。從解剖學和組織學角度來看,即使同一動物由于在不同生長階段由于不同組織和器官的生長不同,在不同的生長時期對營養的需要也不同。

    3、動物繁殖的營養需要 動物的繁殖過程包括兩性動物的性成熟、性機能的形成與維持,受精過程、妊娠及哺育后代等許多環節,要求在不同的繁殖過程提供適宜的營養物質。

    各種常用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特點和營養需要量

    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會影響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有許多文獻證明了小鼠各品系間營養需要有明顯差異。在隔離或屏障環境中培育的動物其營養需要和同品系在開放環境中飼養的動物的營養需要差別更為明顯。由于實驗動物品種、品系繁多,飼養環境各異,對其營養需要量自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不能對每一品種、品系逐一論述,本節僅就實驗動物的營養特點和正常環境下同種動物最低營養需要量做一簡要敘述。實驗動物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見表1,2,3,4。

    表1 實驗動物常規的需要量(%)

    ━━━━━━━━━━━━━━━━━━━━━━━━━━━━━━━━━━━━━營養指標 大鼠 小鼠 豚鼠 狗 貓 靈長類 兔 繁殖兔─────────────────────────────────────

    能量(DE) 3800 - 3000 - - - 2500 2500

    粗蛋白 12.0 12.5 18.0 22 28.0 15.0 16.0 17.0

    粗脂肪 5.0 5.0 - 5.0 9.0 - 2.0 3.0

    亞麻油酸 0.3 0.3 - + + 1.0 - -

    粗纖維 - 5.0 10.0 - - - 10~12.0 14.0

    鈣 0.5 0.4 0.8~1.0 1.1 1.0 0.5 0.4 1.10

    磷 0.4 0.4 0.4~0.7 0.9 0.8 0.4 0.22 0.7─────────────────────────────────────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