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節律性(automatic rhythmicity)
關鍵詞: 自動節律性來源: 互聯網
組織細胞在無外來刺激條件下能自動產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簡稱自律性。具有自律性的組織或細胞,稱自律組織或自律細胞,其單位時間(分)內能自動興奮的頻率,是衡量自律性高低的指標。哺乳動物心肌的自動節律性來自心臟特殊傳導系統的自律細胞(起搏細胞和浦肯野細胞),自律性的形成是以膜電位在舒張期( 4期)自動除極為基礎。自律細胞的膜電位在舒張期( 4期)復極化達最大值(又稱最大舒張位)時,即自動、緩慢去極化,達閾電位即爆發全面除極而產生動作電位。各種自律細胞舒張期自動除極的速度不同,竇房結的起搏細胞最快,所以自律性最高,浦肯野細胞最慢,故自律性最低。起搏細胞的自動除極是由 Ca2 內流引起,浦肯野細胞自動除極,是由于細胞膜對 K 的通透性降低, K 外流逐漸減少,與此同時, Na 仍保持少量而穩定的內流,最終使 Na 內流超過 K 外流而自動除極。由于兩種自律活動的離子流基礎不同,它們對各種生理、病理因素及藥物的反應有量和質的區別。
?
推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