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DNA實驗技術> DNA提取與純化>質粒DNA提取實驗常見問題解答

    質粒DNA提取實驗常見問題解答

    關鍵詞: 質粒 DNA提取來源: 互聯網

    1.加入solution.III,經10分鐘離心后細菌沉淀怎么不結實,有的漂浮在液面,有的貼在離心管壁上,一搖晃即破碎脫落下來?

    細菌的用量太少,導致產生的沉淀主要是鹽分的沉淀,因為缺少變性的細菌蛋白和細菌基因組DNA 的纏繞,沉淀就顯得不結實。

    解決方法:將細菌的用量增加。

    2.加入soln.III,經10分鐘離心后細菌沉淀怎么不結實,呈大塊的水泡狀,上清較少?

    (1)使用了過多的細菌,導致菌體未被有效裂解。解決方法:將細菌用量減半。

    (2)細菌懸浮不充分,存留小菌塊,導致菌體未被有效裂解。解決方法:注意將細菌懸浮充分。

    (3)加Solution III后中和不充分。解決方法:如果細菌用量較多,請注意多翻轉幾次直至中和后的沉淀呈松散的豆腐花狀(也可以稍用力混合直至沉淀呈松散的豆腐花狀)。

    (4)Solution II出現沉淀。解決方法:如果實驗室內溫度低于15℃,使用試劑盒前請注意觀察Solution II中是否出現沉淀。如果出現沉淀,請于37℃水浴溶解沉淀后再使用。

    (5)Solution II 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被CO2中和,導致菌體未能被有效裂解。解決方法:可用經典堿裂解法抽提質粒DNA方法中的II液替代 Solution II使用。

    3.出現嚴重的RNA污染?

    (1)未在Solution I中事先加入RNase A1。解決方法:補加RNase A1。

    (2)加入RNase A1的Solution I長期保存于室溫,導致RNase A1活性下降。

    (3)細菌過量,RNase A1不能有效降解RNA。解決方法:將細菌用量減半或增加RNase A1在Solution I中的濃度。

    4.抽提的質粒DNA電泳時怎么出現切口.斷裂或降解現象?

    (1)使用的是收集后冷凍保藏的細菌。解決方法:使用新鮮培養的細菌。

    (2)宿主菌富含核酸內切酶。解決方法:增加一步Rinse A洗滌步驟以徹底去除殘留的核酸內切酶。或者將質粒DNA進行乙醇沉淀。

    (3)質粒DNA在Solution II中暴露過久,易造成質粒DNA的切口斷裂。裂解步驟控制在5分鐘內完成。

    (4)培養的細菌被雜菌污染。解決方法:重新挑取單菌落培養細菌。

    5.抽提的質粒DNA電泳時怎么出現基因組DNA的污染?

    (1)菌體裂解和中和過程中,劇烈混合造成基因組DNA斷裂所致。解決方法:溫和地進行菌體的裂解和中和。

    (2)加Solution II時操作時間過長,造成基因組DNA斷裂所致。解決方法:將裂解步驟控制在5分鐘內完成。

    (3)細菌的質量差(反復凍融的細菌,陳舊的細菌,培養條件不合適的細菌等)中有許多斷裂或降解而游離的基因組DNA,使用生長良好的新鮮細菌。

    6.加樣時DNA飄出加樣孔外?

    忽略或省略了高速離心以甩干殘留的Rinse B的操作步驟。解決方法:按說明書的操作步驟操作以確保殘留的Rinse B被甩干。

    7.為什么提出的質粒的多是二聚體和多聚體形式?

    是在質粒復制過程中形成的,與宿主菌相關,電泳可檢測出。

    8.質粒為何會丟失?

    細菌培養不要超過16小時,否則細菌會崩潰,引起細菌大量死亡,導致質粒丟失。有些質粒本身不能在某些菌種中穩定存在,經多次轉接后有可能造成質粒丟失。因此不要頻繁轉接,每次接種時應接種單菌落。另外,檢查篩選用抗生素使用濃度是否正確。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