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作為生物反應器獲得特異蛋白需注意“N端法則”
關鍵詞: 大腸桿菌 大腸 桿菌來源: 互聯網
?
在大腸桿菌 中表達的蛋白質,首先由methionyl aminopeptidase酶在其N端切掉甲硫氨酸(Met),當+2位置的氨基酸具有較大的側鏈基團時,會影響這種酶解反應的速度。(Hirel et al.,1989;Lathrop et al.,1992)
當蛋白質N端的甲硫氨酸保持完整的時候,它在E.coli 細胞中會比較穩定。Tobias et al.(1991) 經過一系列試驗發現了蛋白質細菌中保持穩定的“N端法則”。即:
當蛋白質N端為Arg、Lys、Phe、Leu、Trp、Tyr 這幾種氨基酸時,該蛋白質在細菌 細胞中的“半衰期”一般小于2分鐘;當蛋白質N端為其余別的氨基酸時,該蛋白質在細菌體內的“半衰期”一般大于10個小時。
根據以上的規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要在E.coli 中克隆表達一個蛋白,需要檢查其+2位置氨基酸是何種氨基酸(+1位置的Met遲早會被切掉,這個時候+2位置就比較關鍵了),如果是Arg、Lys、Phe、Leu、Trp、Tyr 這幾種氨基酸中的一種,就應該將其替換掉。不過,如果我們表達帶有純化標簽的融合蛋白時,如果標簽在N端就不必考慮這個問題了,而如果標簽在C端,就需要注意一下這個“N端法則”了。
因此要在大腸桿菌 中表達特殊蛋白時,一定注意這個“N端法則”,考慮是否要加純化標簽或者替換第二位的氨基酸,如果不注意這個“N端法則”,有可以會丟失我們所要的蛋白哦!
推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