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生物化學技術> 糖類生物學實驗技術>Voges-Proskauer(V-P) 試驗的原理及注意事項

    Voges-Proskauer(V-P) 試驗的原理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 V-P 試驗來源: 海博生物

    一、試驗原理

    細菌在葡萄糖代謝中生成丙酮酸,從丙酮酸開始,隨細菌種類不同而有多種分解途徑,有的使丙酮酸進一步分解,生成甲酸、乙酸、乳酸等終產物,有的可以使丙酮酸脫羧變為中性最終產物乙酰甲基甲醇(Acetylmethyl carbinol),亦稱 3-羧基丁酮(Acetoin)。本試驗即為檢查某些細菌在葡萄糖代謝中是否產生乙酰甲基甲醇,作為鑒定依據。

    乙酰甲基甲醇在堿性環境中可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丁二酮(Diacetyl),丁二酮與蛋白胨中精氨酸所含的胍基起作用,生成紅色化合物,即為 V-P 試驗陽性。

    肌酸或肌酸酐可供給比精氨酸更多的胍基,故有加快 V-P 試驗出現陽性反應的作用。

    不加α-萘酚,至少要有 10PPm 的丁二酮才能出現陽性,加入α-萘酚可使 V-P 試驗的靈敏度提高約 50 倍而不降低試驗的特異性,其酒精液還有增強顏色的作用。在試驗中,必須先加入α-萘酚,使其先與丁二酮和胍基復合物結合,然后才能加入 40% 氫氧化鉀溶液,加入量不得超過 0.2 ml。

    若加入次序顛倒,氫氧化鉀可與蛋白胨某些成分反應產生橙紅色而造成假陽性。氫氧化鉀作為氧化劑可加速乙酰甲基甲醇氧化為丁二酮,并有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二、試驗結果判斷

    三、注意事項

    牛肉浸湯不能用于本試驗,因在肌肉浸出物中含有乙酰甲基甲醇、丁二酮以及其它干擾試驗的物質,可造成假陽性。

    V-P 試驗陽性菌偶爾也會不出現陽性反應,為避免這種情況,可將加有試劑的培養物于 50℃ 左右輕微加熱,陽性菌即出現紅色,而真正陰性菌仍保持原色。

    在通用培養基中,一般培養 1-3 天多數能出現陽性反應,培養時間過長,可因產酸而使 V-P 反應減弱或造成假陰性。

    一般來說,V-P 試驗和甲基紅試驗多呈相反結果。但應注意,這也不是絕對的,有少數細菌如蜂房哈夫尼亞菌(Hafnia alvei)和奇異變形桿菌有時兩試驗均出現陽性反應。

    本試驗一般用于腸桿菌科各菌屬的鑒別。在用于芽孢桿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它細菌時,通用培養基中的磷酸鹽可阻礙乙酰甲基甲醇的產生,故應省去或以氯化鈉代替。

    關于 V-P 試驗培養物的培養溫度,一般多采用 35℃ 或 37℃,但日本有學者認為 37℃ 培養常使分解乙酰甲基甲醇的酶失去活性,故主張采用 28-30℃ 培養,夏季可培養于室溫。已知有少數細菌,如哈夫尼亞腸桿菌,在 37℃ 培養的 V-P 試驗結果常不穩定,需在 25-30℃ 培養,才能獲得可靠結果。

    作者:許英俊

    本文章內容版權歸海博生物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