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那些藥事兒(1):悟空的烏金丹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07 15:18:03/ 個人分類:藥物分析

    那些藥事兒

    我 一直在想,作為科學工作者怎么樣才能保持自己一貫的科研興趣和好奇心呢?也許科普是個不錯的選擇吧。科學網上武際可老師的力學系列和羅會仟的水煮物理都讓 我印象深刻,雖然不是專門搞物理的,依然漲了不少見識。于是從今天開始,我準備寫一個系列的科普,起初想寫點生物學方面的,后來覺得這方面的作品已經比較 多了,其中科網的呂秀齊老師寫的DNA系列就很精彩,再者不是科班出身怕寫得不好會挨“板磚”,還是從熟悉的領域下手吧。

    那 么,我先從藥說起。之所以寫藥,是因為我與藥還是有點淵源的。本科時讀的臨床藥學專業,后來轉行學了生化與分子,再后來又轉到藥理學。前段時間認識一個朋 友,在一家基因芯片公司兼職,做得是個體化用藥方面的芯片產品,還是與藥有關。多年下來,手頭上攢了些素材,什么西藥中藥、前藥軟藥、藥物設計、代謝、毒 理、研發,一些人一些事兒,等等等等。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寫這個系列的科普也算是對手頭上的大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兒做個梳理。

    我以前看過兩本藥物方面的科普書,一本是《神奇的分子》,一本是《藥物簡史》,這兩書都是藥物的歷史(主要是西藥)為線索,穿插一些案例,讀后讓我獲益良多,故事性很好。我打算豐富故事性,包括有些是親身經歷的和看到的。但我不想以歷史為線索,還是以隨筆的形式貼下去吧。

    悟空的烏金丹 

    中 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是魯迅的《藥》。老栓的兒子得了肺癆,現在話就是肺結核,那個時代里是治不好的絕癥,當時人們流傳人血饅頭可以治好,所以老 栓花了大錢買下了從判黨(共產黨)斬首時染好的血饅頭,回去蒸給小栓吃,可惜他的努力只起到了安慰作用,小栓最終還是死了。魯迅曾經與友人談及這篇作品, 他說:《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

    時 至今日,已經不需要有人去革命了,但是愚昧的群眾仍然大量存在。“綠豆事件”就是一個悲哀的案例。一方面,我們要譴責那些“點石成金”的騙子,一方面關于 藥物方面的科普知識極度匱乏也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藥監部門的不作為,導致“假藥”橫行,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個以后專題再說。

    通過《藥》這篇課文,我其實是想引出這個科普系列的第一個話題——安慰劑。

    什么是安慰劑,由沒有藥效,也沒有毒副作用的物質制成,外形與真藥相像。服用安慰劑,對于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患者,能在心理上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從而改善人的生理狀態,達到所希望的藥效,這種反應被稱為安慰劑效應。

    由 安慰劑效應還引出藥理學的一個分支——藥物心理學。藥物的心理效應是指由醫生的威信,病人對藥物的信任感,接受藥物治療的體驗、評價,治療時外界的暗示及 藥物的廣告效應等心理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綜合效應。藥物心理學正是建立在藥物心理效應基礎之上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眾所周知,用同樣的藥物,由專家、名醫開 出的則效果會更好,這就是藥物心理學最簡單而明顯的例子。

    今天,各種“神藥”充斥著百姓的視野,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了藥物心理學,“名醫名藥”告訴你這是神藥,哪怕實際上只是些糖水,你也會覺得有效,注意——是覺得有效。

    安慰劑效應是造假者的法寶,但不是說安慰劑就一無是處。對于一些患有不治絕癥的患者,安慰劑可能是最后的藥方。

    萬 事萬物皆是理,真正的藥物都是被“證明”有效的。怎么證明呢?科學的實驗設計是關鍵,所以不論是臨床前的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試驗都有安慰劑對照組,而臨床試 驗更要求做雙盲對照,所謂雙盲對照就是受試的病人和參與的醫生,都不知道哪些是真藥哪些是“假藥”。嚴格說來,臨床前的動物實驗藥效學評價,設計試驗的和 完成實驗任務和評價指標的應該也是不同的人,而且互不知情,實際上一些標準的藥物評價機構確實是這樣做的。

    安慰劑的一個特征是沒有毒副作用,而真正的藥一般來說都是有毒副作用的。是藥三分毒!關于藥物的毒性后面會專門開辟專題來寫。從邏輯上說: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是不存在的!

    在了解一些安慰劑的知識之后,我們來扒一扒假藥或者說“神藥”的皮,(1)成分語焉不詳,大部分以什么“因子”、“活力”代替;(2)宣稱無毒副作用,純屬扯淡不合邏輯;(3)包治百病,恐怕只有安慰劑能做到,因為“感覺”有效。

    所以,綠豆不可能是“神藥”,充其量就是一劑安慰劑!再往后,日常食品也不可能出現什么“神藥”了。

    我 想起西游記“孫猴巧行醫”那段。在領教了孫猴子的“玄絲診脈”之后,朱紫國皇帝對我們悟空的醫術深信不疑,問用何藥?悟空說,見藥就抓,咱自有配方。最 后,沾著鍋底灰和馬尿的烏金丹練就了,還說服用時需用無根之水即雨水,總之就是忽悠皇帝——這藥沒錯。皇帝信了,他的“雙鳥離分之癥”也治好了!回到今天 再看,悟空的烏金丹極有可能是個安慰劑,而皇帝極有可能患的是抑郁癥而已。對患有精神抑郁癥的病人來說,安慰劑的有效率可以高達80%;而對糖尿病等患者案例說,它的作用可能為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悟空的烏金丹是策劃出來的,不是么?

    記得這樣一個實驗:對比鎮靜劑和興奮劑的效果。研究人員請了60名志愿者參加這個實驗,并為他們準備兩種藥物:藍色的藥片是鎮靜劑,紅色的是興奮劑。參與者每人隨機領取一種藥物服用,然后觀察他們是否有昏昏欲睡的癥狀。結果很明顯:服用鎮靜劑的人比服用興奮劑的人更容易出現上述癥狀,其比例是后者的2倍。這似乎很正常——直到謎底揭曉:志愿者既沒有服用鎮靜劑,也沒有服用興奮劑。他們服用的是同一種沒有藥理作用且無毒副作用的化合物,唯一的不同是藥片顏色。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精神對肉體的巨大影響。在過去幾年里,科學家通過各種類似的實驗證明了安慰劑的效果——只要相信某種治療能產生效果就能使病人好起來。實驗證明,安慰劑對有精神抑郁癥或疼痛的患者效果最明顯。安慰劑奏效還有一個前提——醫生具有專業診療知識和醫德,加上患者積極配合

    我們了解了安慰劑的知識,一方面我們可以識別那些謀財害命的醫藥騙子,另一方面我們還要些許寬容,人生于天地之間,有時誰不需要些安慰,精神的或物質的。安慰劑,不過如此!

     

    附:鍋底灰——又名百草霜,確實是一味中藥,用于止血和痢疾,常用于牲畜養殖添加于飼料可以防病。馬尿則沒有根據,無根之水則純屬策劃。

    下篇預告——《無毒不丈夫》

    TAG: 烏金丹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