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茶油事件并未結束。
拜讀金浩茶油董事長劉翔浩的公開信以后,有幾個疑問:《新世紀》周刊8月30日率先披露問題茶油,您信中“媒體曝光后的16天”是從哪天哪家媒體的報道算起呢?貴公司對8月20日的澄清聲明又有何解釋?引進的那條生產線哪天投產的?另,貴公司只有一條浸出生產線嗎?其他批次的浸出茶油產品究竟有無問題?
送一劑苦口良藥給金浩茶油和所有的中國企業:切莫將媒體視為敵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家媒體不報道,也會有別家媒體。何況還有twitter、微博、網絡論壇等強大的傳播工具。或許,從這次事件中可以吸取的一個教訓是,在問題出現后聽取正確的建議,及時公開,勇于承認錯誤,而不是輕信某些官員的"維穩"保證。
當然,劉翔浩的致歉信還是比較真誠的。如果事發當初就選擇公開召回,坦誠面對消費者,損失肯定會小得多。無論如何,我個人支持金浩茶油跌倒后站起來,度過難關。
正如財新網一位網友所言,金浩還是在勇于承擔責任。相信這樣的企業會渡過危機、迎來轉機。最不能原諒的是湖南省質監局。必須追究執法單位的責任。
另據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報道,問題茶油事件仍有諸多疑問:被查出致癌物超標的茶油企業不止金浩一家,質監部門為何還不完整公布具體信息?除了湖南,國內其他省份按照類似工藝生產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存在苯并(a)芘超標?對這一事件的相關責任方如何處置?
的確,如果大家僅將矛頭對準金浩茶油,而不要求湖南省質監局公布其他企業的超標產品信息,如果不追究執法者的責任。類似問題茶油秘密“召回”的事件,還會在中國的土地上繼續上演。
附:問題茶油追蹤:金浩茶油董事長公開致歉
2010年09月06日 18:30 本文來源于財新網
劉翔浩承諾對流入消費者手中的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按國家最高賠付標準退換、賠付;并懇請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給企業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
【財新網】(記者
李虎軍)9月6日,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浩茶油)董事長劉翔浩在其公司網站發表公開的致歉信,并懇請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給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
在這封題為《致消費者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的公開信中,劉翔浩承諾:對流入消費者手中的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按國家最高賠付標準退換、賠付;對確因食用問題產品給消費者造成身體疾患的按國家標準賠付;盡快召開媒體懇談會,屆時將邀請關心金浩茶油的媒體參加;通過產品質量保險或成立專項基金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第三方風險保障。
劉翔浩表示,不要因為金浩茶油的錯誤,影響剛起步的油茶產業健康發展。金浩茶油只是一個弱小的民營企業,在與外資和大企業的競爭中蹣跚前行,一定會在跌倒后再站起來,“請媒體朋友、廣大消費者、社會各界監督我們,支持我們”。
9月6日下午1點11分許,劉翔浩還開通新浪微博向消費者和社會各界致歉。
他在微博中寫到:“各位網友好!我是劉翔浩,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天,希望借微博這個平臺,就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標一事,向社會各界及廣大的消費者朋友真誠的致歉!也想借此與大家做個坦誠的溝通,澄清一些誤會。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行動,全力補救。希望廣大消費者,社會各界朋友一同幫助我們改正錯誤!”
“怎樣給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一個客觀、公正、透明的解釋和補償,怎樣保全一個犯了錯誤,但與兩千萬茶農利益相連的企業,讓我徹夜難眠!希望大家能夠幫助我。”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十八年前創辦了金浩茶油。這些天我一直在反思,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什么辜負消費者朋友的信任?自公司產品被查出苯并芘超標以來的日日夜夜,我是憂心忡忡,如履薄冰。”
“我鄭重承諾:1、對流入消費者手中的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我們按國家最高賠付標準退換、賠付;2、對確因食用我公司問題產品給消費者造成身體疾患的按國家標準賠付;3、我們會盡快召開媒體懇談會,界時將邀請關心我們的媒參加;4、通過產品質量保險或成立專項基金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第三方風險保障。”
“懇請社會各界和廣大的消費者朋友,給我和金浩茶油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更不要因為我們的錯誤,影響這個剛起步的油茶產業健康發展。我們只是一個弱小的民營企業,在與外資和大企業的競爭中蹣跚前行。我們一定會在跌倒后再站起來,請媒體朋友、廣大消費者、社會各界監督我們,支持我們。”
“我不是一個暴發戶,我沒有賺過昧心錢。十八年來我只有這一個事業。然而今天,因一時糊涂,走了彎路,被指責。心痛,無助,更想打自己。失明的老母親一直要我們三兄妹‘老實做人,勤奮做事’,也一直掛在公司墻上,但走著走著卻忘了,該打。為此,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值得。大家的批評更是對金浩的關愛。”
“一次麻痹大意,一次面對錯誤的退縮,傷了消費者的心,更陷金浩品牌于最大的危難。就像十二年前那場大火把金浩燒得一干二凈一樣,我知道唯有拿出最大的勇氣,真心改正,才對得起所有對金浩茶油不離不棄的消費者和全體金浩人。”
“對此,我承擔全部責任。這也是我人生道路和企業歷程的又一次重大考驗,我們將竭盡全力地承擔由此帶來的全部責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的一切都是消費者給的,失去了消費者,‘金浩茶油’的存在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特別是對于茶油這個還很小很小的行業!外資嘉里和中糧這樣的大企業幾乎壟斷了整個食用油市場。我們這樣的民營企業好不容易撐起茶油這個細分市場,不能被自己毀了。”
9月4日,金浩茶油網站轉載了中新網湖南頻道的一篇報道。該報道稱,苯并(a)芘超標問題并非僅存于金浩或者茶油行業,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抽檢中,其它食用油品牌也同樣存在部分批次產品超標問題。對此,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也引起了高度重視,督促包括金浩在內的湖南省茶油生產企業積極參與,集中進行技術攻關,及早解決這一問題。在此過程中,金浩茶油率先實現了工藝突破,已經徹底解決了苯并(a)芘超標的風險。
該報道還說,中國食用植物油60%靠進口,油茶是中國特有的優良的油料樹種,如果種植和改造9000萬畝高產油茶林,就可年產茶油450萬噸,不僅可使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減少50%左右,還可騰出1億畝種植油菜的耕地來種植糧食,這對于優化經濟結構、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具有戰略意義。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副會長左恩南為此呼吁,廣大消費者和媒體應該理性對待茶油,別讓偶發事件毀了油茶這個民族產業。■
問題茶油秘密“召回”事件進展:
8月20日,金浩茶油在其網站刊登的聲明中稱,近期互聯網上部分網絡論壇及微博出現了關于“金浩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標6倍”的謠傳,公司承諾旗下主打產品金浩茶油系列高檔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可靠,本次網絡不實謠傳“不排除是競爭對手惡意炒作”。
8月21日,湖南省質監局向省內官方媒體通報了“茶籽油生產加工企業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所附的23家企業33種茶油產品抽檢結果均為合格,其中包括金浩公司的部分茶油產品。
8月30日,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獨家詳細報道了金浩問題茶油秘密“召回”的過程等問題,但這一問題掩藏時間已長達近半年。在接受采訪時,湖南省質監部門負責人稱,選擇不公開是“維穩”需要。
8月31日,金浩茶油奉(音)姓負責人對財新記者承認,今年3月在質監部門抽檢中被查出問題,并進行了兩次召回,但并未透露問題產品批次等詳細信息,當時稱因為“細節尚不便透露”,將在近期對公眾有所交代。
9月1日,金浩茶油發布道歉信,并公布了被質監部門檢出致癌物苯并(a)芘超標的9個批次產品詳細信息。
9月2日,湖南省質監部門首次對外回應,稱已通過資助并組織技術攻關,解決致癌物超標工藝難題,但并未解釋為何對公眾瞞報半年之久,也未公布其他企業的超標產品信息。
9月6日,金浩茶油董事長劉翔浩發表公開致歉信,承諾對流入消費者手中的9個批次的問題產品,按國家最高賠付標準退換、賠付;并懇請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給企業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
附:金浩茶油致消費者朋友和社會各界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