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有多少人相信圣元奶粉 “早熟門”的調查結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26 11:43:30

      本月初,《健康時報》對三名武漢嬰兒喝圣元奶粉出現“性早熟”癥狀進行了報道。江西奉新、山東臨沂、廣東湛江等地也先后傳出嬰兒可能因食用圣元奶粉而激素檢測超標的消息。圣元奶粉 “早熟門”的主要癥狀是:不足10個月大的女兒因吃圣元奶粉乳房有硬塊。6項指標性激素檢查中,兩項屬于女嬰的正常水平,另外四項性激素指標,有一項超過了成年女性性激素水平,另三項達到成年女性性激素水平。誰家沒有兒童?國家民族的后代出現異常這還得了!

      “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事件”被曝光后,被社會深度關注還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奶制品行業里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還沒消失,又發現奶粉雌性激素超標的新問題,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說明三聚氰胺事件根本就沒有警醒這個行業,以后可能還會摔倒三次、四次……這證明我們在食品安全監測上是處于一種失控狀態,國民的健康與生命實際處在各種不明兇險之中。二是這次又是用嬰兒身體檢驗出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還有臉嘛?在一個正常國家,嬰兒的食品安全應該處在最大保障之中,就是在人類文明未全開化之前,出于本能,都是在大人嘗過食物沒問題了,才喂兒童,兒童處在最大安全保障之中。可在今天的現代社會,我們的嬰兒竟然成了我們社會食品安全檢測的活體,我們還有臉說我們建立了現代文明嘛?三是我們用國稅養著的食品監督檢測部門、質量跟蹤檢查部門是干什么吃的?為什么問題都不是他們檢驗出來的?而是消費者中毒后由媒體曝光出來的。如果他們是一聾子的耳朵——擺設,那就解散回家吧!有13億人做活體檢測對象,何必留下他們這些廢物。

      當然,我們的官員在問題曝露出來后,行動跟的還是很快。8月8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稱,衛生部此事進行關注。衛生部成立9人專家組,直接介入這一事件的調查。8月10日,衛生部說,已經責成湖北省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辦公室,調查處理“嬰兒性早熟門”事件。近日,衛生部召開發布會,公布“嬰兒早熟門”事件的調查結果。但目前專家調查后的三個論點難以讓公眾相信:

      一是衛生部委托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等檢測機構,采用國際通行的檢測方法,對乳粉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進行了平行檢測。測結果表明,42份圣元乳粉中未檢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內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雌酮)和內源性孕激素(孕酮和17α-羥孕酮)的檢出值分別為0.2-2.3μg/kg和13-72μg /kg,其中患兒家中存留樣品雌激素和孕激素檢出值分別為0.5μg/kg和33μg/kg。檢測結果符合國內外文獻報道的含量范圍。衛生部專家組評估認為,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圣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也就是說,國家檢測是正常的,什么毛病也沒有。那前邊的報道和醫院對嬰兒的檢查結果怎么說?怎么解釋。如果同時對檢測出嬰兒激素超標的醫院進行調查,發現全是人為造假,那國家檢驗平安無事大家可以相信,可那么多地方出現嬰兒喝奶粉后,激素出現超標的醫院檢查結果,這是怎么回事?能一律全否了嘛?如果硬要公眾從中判斷一真一假的話,大家寧可懷疑后邊衛生部主持的檢驗有假有弊,用專家結論隱瞞事故常常可以在中國做的臉不變色心不跳,中國的官方部門還有多少公信力?

      二是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曾表示,兒童性早熟在臨床上應有嚴格的、科學的診斷標準,它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日前,兒科內分泌專家、衛生部專家組專家梁黎說,從出生到1歲多的兒童,在臨床上有一種“小青春期”。單純乳房早發育,是部分性早熟中最多見的一種,常見于女孩;除了乳房提前發育外,不伴有子宮和卵巢的變化,沒有其他性征。臨床上,常可見到幾個月大的女嬰被診斷為單純乳房早發育,可能與“小青春期”有關。也就是,圣元奶粉頂多也就造成兒童的“小青春期”癥狀,屬于假性性早熟,沒什么事。可在現在社會公眾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情況下,這樣的說法能欺瞞的過去嘛?武漢這三個嬰兒可能因為發現早,攝入量還不多,可以診斷為假性早熟,但如果中國的兒童們長期吃這種奶粉,她們會出現什么問題?已經有過報道,兒童長期攝入過量雌性激素,女孩子經期提前二三年,男孩子沒有男性特征,沒生育能力。性早熟還引發代謝系統的紊亂和神經系統的變態,并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引發癌癥和其它各種病癥。現代科學對激素的作用還在探索中,可以說,不明激素攝入過量,將在我們國家種族繁衍上產生相當大的負面作用,我們豈能對此問題輕描淡寫?可中國專家的利益和前程全在體制內,由官方控制,故他們說真話的膽略和專業精神早就淡滅了,他們的調查結論到底還有多少人相信?

      三是為回答 “公眾應如何看待此次性激素事件以及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之間的異同?”近日央視《焦點訪談》采訪了相關專家。專家稱,三聚氰胺是對孩子身體有害的物質,而雌激素是動物身體里有的激素。這兩者之間對于孩子身體的損害是不同的。三聚氰胺是對孩子造成損害的,而雌激素,目前還沒有證據說明食品雌激素水平高對孩子的健康有損害。沒有相關證據也是源于雌激素不是添加劑,它是乳牛在生產過程當中本身帶的。添加三聚氰胺會減少成本,當中有利益驅使。但添加雌激素,看不到廠家的利益。兩者是不同性質。專家的這些話的意思是什么?一是雌性激素對孩子健康無損壞,二是添加雌性激素廠家得不到利益,所以沒有故意成分。我們建議說“雌性激素對孩子成長發育有沒有負作用”的專家,用他的兒子和孫子來進行長期活體實驗怎么樣?如果他們不同意,那就請閉嘴。二是說添加雌性激素廠家沒利益驅動根據是什么?據熟悉制奶行業的人士說,奶場為了刺激母牛多產奶,往母牛飼料中長期、大量添加雌性激素,造成母牛擠出的奶含有大量雌性激素。二是廠家進牛奶原材料時,為什么不進行雌性激素超標進行檢測?難道這里沒有利益驅動和成本上的考慮嘛?

      中國的奶制品行業問題頻出,這是為什么?一是商業無德,利益驅動讓人沒了人性;二是懲罰力度不夠,甚至是明罰暗保,三聚氰胺奶制品沒有被銷毀,重新出現在市場上,相關的免職官員換個地方照樣當官說明了這個問題。如果真是重罰真管,那能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嘛?二是檢驗部門如同虛設,我們不知道這些吃著國稅的國家檢驗機關是對納稅的人民負責,還是對GDP負責,對資本負責。三是出了問題就弄幫專家糊弄人民,而不是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良心何在,良知何存?

      中國的國家食品安全有無良廠商胡作非為,有國檢部門放任縱容,有專家護短說話,怎么能能讓國人放心?建議老百姓的孩子能吃母乳的就不要喝牛奶。即使喝,換著牌子喝,別死喝一個牌子,從理論上講,有害的東西只要別積累太多,人體多少還能對付,換著牌子喝,可以減少深度中毒的機會,雖然我們實際仍然在中毒,會減少壽命,但不至于立即就死,還能茍活一個時期,在中國這種兇險的食品環境中生存,這也就知足了。


    TAG: 圣元奶粉性早熟

    12388 引用 刪除 12388   /   2010-09-29 16:23:49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4805
    • 日志數: 195
    • 文件數: 85
    • 建立時間: 2009-07-14
    • 更新時間: 2011-03-11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