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就不讀博士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22 12:06:25/ 個人分類:80后
有沒有人讀博士讀了一年或一段時間后,有了放棄的想法?
據說,很多人有這個想法。理由很多,但是共同的就是:想放棄……
當我剛入學的時候,聽導師說有的學生讀到半截就不想讀了,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為什么會想放棄呢?然而,事實是,我也不幸地經歷了同樣的過程。
具體的理由,或許并不重要。最緊要的原因我覺得就是懷疑自己能否按時畢業!很多人開題時候,信心滿懷,豪情萬丈,夢想著自己的paper
published in Nature/Science,奠定自己在該領域的地位。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的題目進展緩慢,遲遲難見結果。更不幸的或許就是進行到半截發現方案或方法行不通……一個個挫折和打擊,將夢想一個個打破……進而,導師開始push
harder,別人接連發文章,時間轉瞬即逝,工作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山窮水復疑無路,心里開打退堂鼓……
現在,我已經沒有放棄的想法了……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個選項。開始讀的時候,已經注定是背水一戰了~雖然這場戰是無形的,但并不比沙場拼命輕松……有意思的是,我們有更有效的戰術:堅持!
無論從前對科學研究或者所謂博士有什么美妙幻想,現在都搓的粉碎扔到火星上去了,殘余下的就是能干啥就干點啥,虛無縹緲的東西少提吧。不管是博士,還是N
士,無非就是每天在這擺弄點其他人不屑(不想/沒時間/……)擺弄的東西罷了。時間長了,做出點東西來寫個稿子給別人看,別人說沒錯誤,然后把它印成冊子……這就是N士們的生活。每天可以重復這樣的過程,意味著還可以維持生活。不能維持了,那就什么都沒了……
所以,大家就拼誰在這個領域混的時間長,美其名曰:research track
record!這就是教化的結果。從研究生開始,大家都開始積累,慢慢的就在這棵樹上越纏越緊,最后就逃脫不了了。
博士是保證這個教化的最后一個正式站口。所以要保證教化效果,一定要確保博士們明白“堅持“和“研究記錄”的生命線意義。如果沒有這些,就很難順利畢業了。反過來,做到這兩條,應該就可以順利畢業。
有人總結的很好,這么說:"Whenever I felt depressed in grad school--when I
worried I wasn't going to finish my Ph.D.--I looked at the people dumber than me
finishing theirs, and I would think to myself, if that idiot can get a Ph.D.,
dammit, so can I."
我現在就這么勸自己的……
我很少聽到有人特別享受博士生活,認為特別輕松。如果有,我只有兩個反應:一懷疑。二頂禮膜拜。
有時候我就想,如果真的那么聰明,就不讀博士……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父子情深山里娃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