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二五“生物醫藥產業”規劃實行在即,而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已經將國內醫藥行業推上了快速改革的車道,中國醫藥行業格局將在2010年代發生重大變化,而這個行業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
一、中小藥企的危境
基本藥物制度實行,新醫改深化,新GMP標準提高,藥品再次降價,這些政策壓力讓中小企業不重負,而流通領域的代理商又不斷地蠶食他們的利潤,種種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中小藥企選擇放棄,并尋求產權轉讓。
政府醫改的方向就是提高產業集中度,而這對中小藥企來說等于判了必然執行的緩刑。當前的形勢對大多數中小藥企來說,無疑是一場危機,但畢竟會有一部分中小藥企仍然能夠在危境中找到一條道路,并且做大做強。那么,如何來渡過危機呢?
第一點,當然是產品線,產品線是藥企的生命線,一兩個拳頭產品完全可以撐起一個藥企來。以庫比斯特公司的達托霉素為例,它從大藥企手中獲得了產權,并將之開發上市,通過這一個產品,短短幾年,就在美國市場實現了4億美元的銷售額。不但發展的醫藥科技,而且加強了疾病治療,并且以自己的成功向醫藥界展示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庫比斯特的模式完全有可能在我國上演,適合于這一模式的領域很有可能在疫苗、干細胞等生物藥品上出現。
我國的研發實力本來薄弱,并且全球醫藥研發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頸。而由于很多跨國藥企巨頭在我國的銷售額只占其營業額的10%左右,所以很多藥物并未對我國進口。而這些藥物就是3.1類新藥,對于這一類藥物,藥監局的定位是大仿制藥物,所以研發起來相對簡單,這對于資金相對匱乏的中小企業將是一個擴大產品線的突破口。
第二點,要果斷舍棄部分低端品種,把價格低的品種轉讓給生產能力大,有產能優勢的大型藥企來生產,這是一種比較現實的選擇,也符合人民健康的利益。中小企業仍有非常多的優點,如能采取更為靈活、高效的研發模式,仍可憑借新的產品,帶動企業長足的發展
二、醫藥物流業的困境
國家對于醫藥集中采購的規則重新進行的修訂,將藥品集中采購權上繳到省級機關。由生產企業或委托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向醫療機構直接配送,原則上只允許委托一次。即采取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模式,并且采取零差價的措施,這對于醫藥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現代儲存、配送能力等軟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隨行業門檻提高,招標過程透明的是中小企業減少,面對越來越少和越來越大的藥個,醫藥物流業在利潤分配上的話語權會逐步下降。小企業在供應鏈縮短、招標配送模式改變后,會面臨一定的困境,而對于大的醫藥物流企業,則進一步走強,這時,就要提防他們借自己的地位,強行對藥企實行“二零扣”。
三、醫藥主管部門的窘境
由于監管不力、內部腐化等一系列負面新聞的傳播,藥監部門越來越慎重地看待自己手中的權力。隨著中國進入老年社會,人保部、衛生部更面臨越來越大的醫療開支的壓力,這些部門與藥監局一道,力圖通過政策法規的制訂使醫藥行業進入穩步發展的軌道,從而提高全民醫療健康水平。
一方面,不斷地通過行政手段壓低藥價,目前已經通過行政手段連續降價達幾十次之多,如果以后的醫藥格局變化不大,可能這一手段還會使用多次。藥品降價的針對性是非常強的,但為什么以前幾十次降價措施,所得到的效果總是短暫的呢?關鍵在于醫藥行業格局、醫藥行業運營模式未發生大的轉變。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醫藥主管部門開始通過法律法規提高行業門檻,改變目前的行業運營模式,使之更加有利于大藥企、大醫藥物流商和大醫藥零售商,從而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而非“公關能力”的途徑排擠一些質量生產水平低的中小醫藥企業。當醫藥行業整改措施深入到物流、招標、配送等領域并順利實施的話,當在未來幾年產生良好的效果。
最后是通過藥監部門直接制訂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新版GMP實施,藥品的電子監管,嚴格新藥審評,限制新藥批準數量,提高仿制藥門檻,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等等,最終來確保整改后的醫藥運營模式與國際接軌,步入安全、創新、發展的軌道。
但即便如此,醫藥主管部門仍面臨一個問題,即如何協助國內藥企發展壯大,并與國外藥企競爭。
建議采取以下幾點:
首先是打破壟斷,無論對于國產還是進口的對獨家產品,只要專利期到期后,仍未采取降價措施的,則必須有其它廠家仿制,讓仿制藥與之競爭,從而打破壟斷。一般不允許處方保密產品,對于特殊情況的處方保密中藥產品,可以允許其作為獨家品種,但要進行特殊管制,限制其利潤。
其次,對于新藥開發方面,雖然限定了新藥批準數量,但對于仿制國外的3.1類藥物,仍應當積極批準,這本身也是為人民謀利。對于創新性藥物,不宜模仿國外,而應走自己的道路,樹立自己的特點,這樣才能使國內醫藥行業更快地成長。例如,對于生物藥研發,國外是人源化單抗為主,我們當然也要發展這方面,但也應對國外尚未關注的干細胞領域加大扶持。
再次,關于中國藥企的數量,鑒于中國不平衡發展的現狀,擁有300-500個藥企是合適的。其中50家左右的大藥企,其余為中小藥企,并從中培養3-5個跨國藥企。
四、醫藥零售業的順境
中國連鎖藥店的發展壯大,成為藥品產業鏈上最為市場化的一環,已經從單一的賣藥小店,發展成為多元化的連鎖藥店:健康城、平價藥品超市、保健品店、健康大藥房、網上藥店等多業態的各種各樣的藥店。目前全國各區域均有各自的品牌連鎖藥店,并且實現了區域或全國性連鎖。
在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形勢下,醫藥零售業的發展會更加順利,相比于醫院藥房,他們會有更大的競爭力,并且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很多醫藥物流企業也開設有連鎖藥店業務,這也成為了他們轉變盈利模式的一個好機會。
對于藥店,OTC產品發展潛力最大,而OTC產品的銷售,更多是通過患者(顧客)的自我診斷。但事實上,只有很少的藥店服務人員熟悉醫學知識,那么,藥店將很難對自我診斷的患者(顧客)提供全面的服務,醫藥零售企業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高。
五、大藥企的佳境
在未來的醫藥格局中,大藥企無疑是最happy的,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問題,如何走出去,如何更進一步,發展為跨國藥企,與現在的國際藥企巨頭展開競爭?
而我國的大藥企要走出去,除了必須培養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培養國際化的研發隊伍以外,還有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企業的凈利潤要達到20%以上,否則難以到國際上一爭短長,如果只能依靠證券市場融資和國家基金扶持才能逐步壯大,那只會變得不倫不類,最終也只能徘徊在世界二流水平。
結束語
我們希望通過醫藥行業格局的改變,能夠加快醫藥行業發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但具體實施的過程可能是很辛苦,也可能是很痛苦的。另外,既然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全民的福利,所以,更為重要的是,它離不開全民的監督,否則就可能偏離我們的初衷。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