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
一、太空探索異常活躍。10月24日,
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此前,
日本發射“月亮女神”探月衛星,歐洲“智能1號”探測器成功撞月。
美國航天飛機先后3次升空,8月14日,教師宇航員芭芭拉在航天飛機上通過視頻上了首堂太空課。
二、中國科技大學微尺度物質
科學國家
實驗室,通過實驗成功制備出國際上糾纏光子數最多的薛定諤貓態和可以直接用于
量子計算的簇態,刷新
光子糾纏和量子計算領域的兩項世界紀錄。
三、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
生物所研究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動物休眠卵化石,將動物的起源時間提前到6.32億年以前,與以“甕安生物群”為代表的動物化石年代相比,將動物的化石記錄前推了5000萬年。
四、全球變暖已是不爭事實,這是聯合國政府間
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月2日發表的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梗概得出的主要結論。這份報告為全世界的決策者盡快判定保護
環境的有效措施提供了依據。
五、法國科學家3月14日宣布,他們已經上百次地成功追蹤到光子從產生到消失的整個過程,最長時間甚至達到半秒鐘。它向實現依靠光子進行信息存儲和運動邁進了重要一步。
六、歐洲
天文學家4月24日宣布,他們利用設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設備首次發現了一顆大小和表面溫度與地球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這為探索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參考。美國天文學家觀測到一些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在距今130多億年前發出的光,從而結束宇宙的“黑暗時代”。
七、奧地利、
英國、德國研究人員在量子通信研究中創下了量子通信距離達144公里的最新紀錄,并認為利用這種方法有望在未來通過衛星網絡實現信息的太空絕密傳輸。此次實驗朝未來的衛星量子通信和量子物理的太空實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八、醫學領域,首個用于人類抵抗H5N1型高致病性禽 流 感
疫苗在美國問世,全球首例法國“換臉”女子在手術后18個月于12月初露出笑顏。
九、美國科學家首次在分子層面上觀察并記錄了電極表面的電子轉移,這一成果有望對微電子學、電化學、生物學、信息存儲以及太陽能轉化等眾多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十、美國和日本科學家11月20日分別宣布,他們成功利用人體皮膚
細胞“仿制”出胚胎
干細胞,此前,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宣布,他的研究小組已經合成出人類歷史上首個人造染色體。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6695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