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鹽為什么要加你的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30 09:40:03

我的老家在閩南沿海地區,離海岸直線距離不超過3公里。那里盛產各種海鮮,蟶子、牡蠣以及各種魚類、蝦蟹,應有盡有,十分鮮美。至于含碘豐富的海帶、紫菜,從小就吃膩了。然而,那里的人們至今每天都要吃加碘鹽,不吃還不行。而我如今生活的杭州同樣是個沿海城市,照理也不缺碘,可是廚房里一樣只有加碘鹽。
這就是現行食鹽加碘政策的尷尬之處。全民強制補碘必然就是這樣,缺碘地區要吃碘,不缺碘的地區也要吃碘——到頭來,打個難聽點的比喻,餓著的人們是吃飽了,可不餓的人們卻也撐死了。難道為了一部分人群的健康,就能夠犧牲另一部分人群的健康?這是沒道理的。
26日,衛生部公布《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擬降低食鹽碘含量上限值,同時全國也將不再統一碘鹽濃度。把設定碘鹽濃度標準的權力賦予地方,實行因地制宜的食鹽加碘政策,此舉無疑會受到“被加碘”人群的支持和歡迎。如果說,當初推行全民補碘有一定歷史背景(由于經濟普遍不發達,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不如現在豐富),那么如今實行強制加碘的理由也在減弱——在這情況下,當然有必要調整既有政策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不過,征求意見稿(如獲通過)僅降低了既往政策的風險因素,而沒有徹底解決食鹽加碘政策的根本問題。因地制宜地設定鹽碘濃度,并不意味著即將開放無碘鹽市場,這樣的話“被加碘”人群所能做的也只是少吃碘鹽,仍然沒有辦法選擇不吃。更何況,盡管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目前食鹽碘含量偏高且碘過量存在若干疾病風險,然而衛生部專家又于27日表示:“這是一次很正常的微調,這樣的調整并不意味著我國人群補碘過量。”言外之意,強制補碘仍為必須,放開無碘鹽暫無指望。
這也意味著,我的老家以及我現在生活的這個城市,人們的苦惱仍然無法得到解脫。這就不能不讓人追問一句:我的鹽為什么一定要加入你的碘?不去說碘缺乏的危害,也不談碘過量可能導致什么后果,難道人們就沒有自由選擇購買哪種食鹽的權利?進而言之,難道初衷和目的良善,手段就一定正確嗎?
關于食鹽碘的話題,此前已有非常精彩而徹底的討論。這不僅關乎科學與健康,而還涉及食鹽專賣制度乃至于部門利益等問題。這一次衛生部調整食鹽碘含量,既是全國相關數據監測結果使然,也可視作對民意的一種良性互動。但是也要看到,為了推廣加碘鹽,不顧部分人群的需求而強行禁售無碘鹽,這不僅是一種計劃思維,更是一種蠻橫的家長思維。再說了,這一強制措施說到底對老百姓并無好處可言,而只對相關機構有利。試問,如今老百姓連一包無碘鹽都買不到,這不是壟斷,什么才是壟斷?
因此,無論從政策的可行性,還是從對老百姓健康負責任的態度,都應當審時度勢地放開無碘鹽市場,而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剝奪人們的自由選擇權。這樣既可以滿足缺碘地區的補碘需求,不缺碘地區的老百姓也才不會視碘鹽如“毒藥”。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碘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