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潔
關鍵詞:應屆生
應屆生最喜歡寶潔,而寶潔也最喜歡應屆生。
此話何講?寶潔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員工接近10萬人。在很多公司眼里,經歷豐富、經驗老到是重要的擇人標準,這似乎成為市場上人才招聘的慣例。但寶潔不同,它特別重視從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員工。目前在中國,寶潔90%的管理級員工都是從各大院校應屆畢業生中招聘來的。而內部提升制是寶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制度也讓眾多加入寶潔的應屆生感受到了公平的競爭與升遷,即“誰優秀,就提升誰”,而不用擔心“空降兵”的著陸使自己再辛苦工作都“永無出頭之日”。
此外,寶潔每年的校園招聘也是做得十分優秀的。曾經有一位寶潔的員工這樣形容寶潔的校園招聘;“由于寶潔的招聘實在做得太好,即便在求職這個對學生比較困難的關口,自己第一次感覺自己被人當作人來看,就是在這種感覺的驅使下我應該說是有些帶著理想主義來到了寶潔。”
2. “四大”
關鍵詞:高薪
“四大”即目前全球最大的四家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PwC)、安永(Ernst&Young,E&Y)、畢馬威(KPMG)和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DTT)。
民間對進“四大”工作有那么一句俗話:“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雖然有些夸張了,不過也著實可以看出“四大”的工作強度之大。然而每年仍有大批的應屆生“拼死”也要進入四大,原因何在?除了“四大”不論在行業內還是國際上的“大名”外,起點頗高的薪酬也是一個原因。
“四大”待遇之高,僅次于少數幾家外資公司,僅以PWC當前的月薪為例,新人首年十三個月薪約為71500元,扣卻稅、金,每月到手約為四千左右,按照職級遞增每年漲幅可達30%。畢馬威、德勤、安永的新人起薪也在5000元/月左右。事實上,影響最終收入的另兩項——出差補助和加班費,相當可觀:畢馬威和德勤的差補是180元/天,而安永和普華略遜,為150元/天。“四大”內部統一采用overtime即OT制,以其工作強度,以全年加班300小時為例(保守估計),每小時加班工資平均按50CNY(綜合1.5倍、2倍、3倍的情況),全年可得加班費,在萬元之上。對應屆生來說,這個’賣身契”的價格實在不菲啊。
3. 聯合利華
關鍵字:層層考評
聯合利華在全球擁有約24.7萬名員工,90%的員工由各公司在本地招募。現在聯合利華在中國擁有超過4000名員工,90%的經理級員工是在本地招募并培訓的。對于員工的考評和管理,聯合利華自有他的一套。而對于向要進入聯合利華的應屆生,也不得不做好過五關斬六將的準備。
聯合利華為應屆畢業生設計的是管理培訓生計劃。要進入這個計劃就要通過聯合利華所設的重重關卡:首先,人事部會考察通過網上提交來的申請表,給每一項指標打分,包括學習成績、獎學金情況、社會實踐等,根據總分進行篩選;其次,對通過初步篩選的申請者進行書面測試,主要測試邏輯能力,包括考察語言、數理邏輯等。測試內容一般委托專業顧問公司設計;然后是舉行首輪面試,主要采用行為面試的方式。公司資深的高級經理人會擔當主考官,他們將根據聯合利華出眾才能模型的每個層次的要求,評估面試者。最后還有第二論面試,這次采用“評估中心”的方式,考官則是公司董事會成員,整個過程一般由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一次一對一面試組成。
在你成功地進入管理培訓生計劃后,你就可以接受到周詳而個性化的培訓計劃了,包括營銷課程、管理方法、媒介公關技巧等,還能得到輪崗及海外實習的機會,力促你在三年內成為品牌經理。
4. 瑪氏
關鍵字:瑪氏周末商學院
瑪氏周末商學院成立于2007年6月,所招收的對象為全日制二、三年級大學本科生或一、二年級研究生。而設置的課程則分商業類課程,求職課程和綜合素質三大類。其中商業課程包括了企業文化發展,瑪氏精髓,財務概述,瑪氏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概述,瑪氏品牌建設,銷售概述,巧克力糖果銷售與實踐和商務禮儀。顯然,設立這樣一個瑪氏周末學院,除了如其表示的“在幫助學生了解瑪氏中國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和成功經驗的同時,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學生能夠通過商業理論學習、案例分析和實踐,從而全方位提升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堅實地走上“未來CEO”之路。“外,應該也是為了讓更多的應屆畢業生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了解瑪氏,并樂意投身到瑪氏的事業中,這不失為一種睿智的做法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5. 中國移動
關鍵字:國企
做為上榜中為數不多的國企之一,中國移動的魅力自然不言而喻。而也正是“壟斷國企”這一頭銜,讓其備受應屆畢業生的青睞。
在常人眼中,國企就意味著“鐵飯碗”和高福利,而壟斷的國企自然也就意味著不菲的月收入了。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是中國移動的員工發布在bbs上:“大學畢業到中移動總公司工作四年,工資就不說了,每月就7000-8000元,這是騙傻子的,每月另外補貼翻倍,不算稅。手機費用原來無限使用,現在只要不超過1000元就可以,家中從不打市話。打車費報銷不限,家里人近年沒坐過地鐵和公共汽車。如果買車了,有購車補貼,油費補貼,保險費全報,小區停車費全報。許多員工就到處找打車票和加油票,去報銷,每月又可以多2000元。過年過節想方設法發補貼,經常沒什么原因,發個1000-2000元。38節補貼連男員工都有,稱之為有男員工的支持和幫助,女員工才能更好地工作。快到中秋國慶了,又可以小拿幾萬元。買房最實患了,按工齡發購房補貼,最少的也有10多萬,基本上個人不用花首付。購買房子后,保險費,物業費,取暖費,停車費,裝修費全部報銷。參加工作幾年來,去商場超市從來沒有花過錢,都是發的卡和券,月月都有,一般情況下日常生活根本花不完,許多員工就先買東西再退貨,拿現金。中移動過年過節從來不發東西,大包小包的又不好拿,又礙眼,他們只發卡和券,方便。至于每月吃飯,收的各相關公司的禮品的價值就無法統計了。有人會問,是不是工作十分累,你錯了,每天正點上下班,加班次數很少,加班費卻很高,不過大家都看不上這點加班費。春節值班費公司開出了1000元,沒人愿意值班。”雖然這些話難免有夸張的成分在里面,然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應該也非空穴來風吧。難怪不少人擠破頭也要朝國企奔了吧。
6. 奧美
關鍵字: 稀有動物
“奧美不是家銀行,也不是律師事務所,更不是什么顧問公司,真的——別指望一入行,你就能在奧美拿到天文數字的薪水。不過,好消息是,在奧美沒有人要求你西裝革履,你也用不著跟管理層套近乎,還有,當朋友們問你干哪行的時候,你也不會給他們一個無趣的回答。”
這就是奧美校園招聘的開場白,有理由相信一大批應屆生奔著奧美而去,除了因為它在廣告業的名聲,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奔著奧美這番“表白”而去的吧。在奧美,“人才”這個名詞被“稀有動物”所取代,這不僅體現了奧美所一貫要求的創意,也體現了奧美對人才的愛護吧。而奧美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和對人才的培養式的確受到了很多年輕學生的喜愛,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充滿創造性的工作,沒有復雜的裙帶關系,而人性化的“happy hour”和各種創意小禮物也讓新進人員沒有感到絲毫的生疏感。此外奧美有各種常規和專業的訓練,對新進人才還有非常貼心的“學長”制度,在三個月內新人會由一名資深人來照顧。“這個人不對新人的績效負責,只是兩人之間一對一的溝通。每一個新人剛來的那一個月其實是最寂寞的,學長制會讓他的一些疑問有一個出口。”這就是奧美所想的,竭盡全力使每個工作人員在公司的工作生涯成為一個愉快、幸福的經歷
7. 微軟
關鍵字:比爾蓋茨
微軟的名字已經和比爾蓋茨緊緊聯系在一起了,而他老人家的“英雄事跡”也早就在中國學生心中牢牢扎根了。可以說微軟的品牌效應以及比爾蓋茨本人的魅力也是讓中國應屆生選擇微軟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至于微軟本身的雄厚基礎實力,自然就不用多說了。
8. 麥肯錫
關鍵字:“up or off”
做為咨詢行業的始祖,麥肯錫采用的是“up or off”的用人制,人才進來了以后,從培訓到職業生涯,麥肯錫都會做一個非常有循環的規劃。首先是培訓方面,每年每一個咨詢顧問都會有一到兩周課程的培訓,根據他們的職業生涯的某一個階段,或者根據他們所從事項目的工作能力,制定一個課堂的培訓,有的是公司范圍內做的,有的是全球范圍內做的。其次,任何一個咨詢顧問都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發展規劃,實施麥肯錫的“up or off”制度,就是要么上升,要么就離開公司。麥肯錫沒有一個永久的崗位,而且每一個階梯都只有2~3年的時間。對于那些符合麥肯錫標準的人,提拔是很快的,落伍者很快會發現自己排在了與公司“要么進步,要么走人”的嚴厲規章進行賽跑的隊伍后面。 在這種制度下,麥肯錫員工的流動非常大。但在麥肯錫看來,員工跳槽很正常,員工離開就像畢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