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離
細胞膜
蛋白的方法:
1 冰上刮下細胞后將細胞溶于有蛋白酶抑制劑的緩沖液A中,于室溫與液氮罐中反復凍融2次。
2 5000轉4度離心,驅除核及未裂解的細胞。
3 取上清12000轉4度離心10分鐘取沉淀溶于有蛋白酶抑制劑的緩沖液B中。
4 12000轉4度離心10分鐘取沉淀溶于有蛋白酶抑制劑的緩沖液C中提取后測蛋白濃度,SDS-PAGE電泳,分裝后-20度保存備用。
buffer A : 1mMkcl,5mMNacl,3mM Mgcl2,50mM Hepes,1mM DTT,0.5ug/ml Leupeptin,20uM pmsf(PH=7.4)
buffer B : 1mMkcl,5mMNacl,3mM Mgcl2,50mM Hepes,1mM DTT,0.5ug/ml Leupeptin,20uM pmsf(PH=7.4) 1mM EGTA
buffer C : 0.5ug/ml Leupeptin,20uM pmsf,50mMTris-cl(PH=7.0),
2)分離細胞膜蛋白的方法:
1、細胞放在冰上,去除上清,用pH7。4的冷磷酸鹽緩沖液洗滌單層細胞兩次
2、加入1ml2%TritonX溶液冰浴15min
3、刮下單層細胞,4度下10 000g 5min離心
4、溶液37度水浴 10min以分離水相和去污劑相,然后37度下2 000g離心5min
5、收集水相留作分析
6、用500ul冰冷的buffer C溶解去污劑相沉淀,冰浴2min后加溫,在按步驟6再次離心
7、按步驟8再次抽提去污劑相,用buffer C將洗滌后的去污劑相稀釋到初始體積
8、用等量的buffer A分別稀釋水相與去污相,并進行免疫沉淀實驗
試劑:
1、2%tritonX114:2%TritonX114、50mmol/L Tris HCl(pH7。5)、蛋白酶抑制劑
2、緩沖液A(含0。5mol/LNaCl的RIPA buffer)
3、buffer C
10mmol/L Tris HCl(pH7.5)
150mmol/L NaCl
5mmol/L EDTA(PH7.5)
3)分離細胞膜蛋白的方法:
7M urea
2M thiourea
4%chaps
2.5%sb3-10
1000000個細胞,可用此 buffer 1ml。 冰浴勻漿。冰上置30分鐘。
4度高速低溫離心30min。
取上清-20保存。
4)分離組織膜蛋白的方法:
1、取組織,加入10ml Buffer A 于冰上充分勻漿。
2、J6-HC離心機800rpm,4℃離心10min后,所得上清液轉入超速離心管。
3、100000g,4℃離心1hr。棄去上清,沉淀用適量的 Buffer B重懸,冰上孵育2hr后分裝至EP管, Eppendorf臺式離心機10000rpm,4℃離心30min。
4、收集所得上清液即為膜組份。
Buffer A:0.32M 蔗糖,5mM Tris-HCl(PH 7.5),120mM KCl,1mM EDTA,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冰上預冷。
Buffer B:20mM HEPES(PH 7.5),10%甘油,2% Triton X-100, 1mM EDTA, 1mM EDTA, 0.2mM PMSF, 1ug/ml Leupeptin, 1ug/ml Pepstatin A, 1ug/ml Aprotinin。 冰上預冷。
5)分離組織膜蛋白的方法:
RIPA
1XPBS
1%NP40
0.5去氧膽酸鈉
0.1%SDS
以下用時加入
10mg/ml PMSF異丙醇(終濃度10ul/ml)
Aprotinin(30ul/ml)
1000mM Sodium Orthovandate(10ul/ml)
冰凍組織100mg/細胞1000000個,可用RIPA buffer 1ml。 冰浴勻漿。冰上置30分鐘。
4度高速離心30min,20000轉低溫離心最佳。
取上清-20保存。
6)分離細菌膜蛋白的方法:
① 于20ml 營養肉湯中過夜培養細菌,37℃,200rpm。
② 10000g、20min、4℃離心,去上清。
③ 20ml預冷的Tris-Mg緩沖液重懸,同樣條件離心,再重懸于預冷的Tris-Mg緩沖液。
④ 超聲波破碎細菌。
⑤ 3000g,10min、室溫下離心去除未破碎細菌。小心吸取上清(含有胞質成分和細菌外被成分)。
⑥ 超速離心I:100,000g,60min,4℃,去除上清(胞質成分),收集細菌外被成分。
⑦ 用10ml含2%的SLS的Tris-Mg 緩沖液重懸沉淀物,室溫溫育20-30min。
⑧ 超速離心II:70,000g,60min,室溫沉淀收集外膜蛋白,去除上清(含細胞質膜)。重復⑦、⑧兩步。
⑨ 充分吸除上清,并根據沉淀體積大小用0.1-0.2 ml的ddH2O重懸沉淀物。根據公式:蛋白濃度(mg/ml)=1.450 D280-0.740 D260測定外膜蛋白濃度,調節蛋白濃度至40ug/ul,該蛋白質樣品-70℃貯存。
試劑
① Tris-Mg 緩沖液
10mM Tris-Cl
5mM MgCl2
pH 7.3,4℃保存
② 2%(w/v)十二烷基肌氨酸鈉 (SLS)
7)來源于Methods Enzymology (1974)
1.取一定量酶處理的細胞,用勻漿器破碎,操作要溫和,使細胞膜保持完整。由于水與膜的疏水部分之間有反應,因此要精確掌握分離介質中的離心強度和滲透壓,以每克細胞濕重加40ml介質。
2.用Potter-Elvehiem勻漿器,桿與壁間間隙0.5~0.6μm,14.4kr/min上下勻漿4~6次,每次5S。
3.過濾勻漿液,150g離心10min,保留上清,沉淀部分加入50μl介質,用勻漿器1kr/min勻漿3次,150g離心10min,沉淀部分再加入上次勻漿的上清液。
4.合并3次上清液,2kg離心10min,棄上清,沉淀部分溶于100μl介質,離心10min,棄上清,留沉淀。
5.將沉淀部分加入70%蔗糖15份,然后分別置于三個離心管中,上面依次疊加54%、49%、45%,41%,37%蔗糖溶液各2、2、5、5、3份。
6.700kg離心90min,分離介質在1.16~1.18之間形成介面。
7.收集d為1.16~1.18g/ml之間的細胞膜,加30倍的介質以2.5kg離心10min,洗滌2次。
8.保存于2.7mmol/L Tris-HCl pH7.5緩沖液中,用于細胞膜的研究分析
8)常用的制備粗制質膜組分的方法:(所有操作都在4攝氏度下進行)
1.在冰冷的勻漿緩沖液中切碎組織塊,倒出血水。用勻漿緩沖液漂洗組織碎塊,并將它們置于冰上,重復上述操作,直至組織碎成1mm3大小的碎片,且無可見的血。
2.加入5倍(體積比)與組織塊體積的緩沖液,再置于冰浴的Dounce氏玻璃勻漿器中,抽研10-20次,勻漿組織。
3.勻漿4攝氏度600g離心10min,上清含細胞膜、線粒體和細胞溶膠。沉淀中有未破碎的細胞及細胞核。棄沉淀。
4.上清4攝氏度8000g離心10min,沉淀線粒體。棄沉淀。
5.上清4攝氏度10000g離心20min,棄上清。
6.用勻漿緩沖液重懸沉淀,繼續勻漿,再次4攝氏度,10000g離心20min,棄上清。
7.用小體積的適宜緩沖液重新徹底勻漿沉淀。
8.粗制的樣品可于干冰/乙醇中速凍,保存于-80攝氏度。
9)用特殊的去污劑選擇性的分離。簡單,可靠,但有時含有其他蛋白。
原理:4度時所有的蛋白質原則上都溶于TritonX114水溶液,但在37度時,此溶液分為水相和去污相;此時親水性蛋白溶于水相,疏水的膜蛋白溶于去污劑相中。
方案
1、放射性標記受試細胞
2、將標記的細胞放在冰上
3、去除上清,用pH7。4的冷磷酸鹽緩沖液洗滌單層細胞兩次
4、加入1ml2%TritonX溶液冰浴15min
5、刮下單層細胞,4度下10 000g 5min離心
6、溶液37度水浴 10min以分離水相和去污劑相,然后37度下2 000g離心5min
7、收集水相留作分析
8、用500ul冰冷的buffer C溶解去污劑相沉淀,冰浴2min后加溫,在按步驟6再次離心
9、按步驟8再次抽提去污劑相,用buffer C將洗滌后的去污劑相稀釋到初始體積
10、用等量的buffer A分別稀釋水相與去污相,并進行免疫沉淀實驗
試劑:
1)2%tritonX114:2%TritonX114、50mmol/L Tris HCl(pH7。5)、蛋白酶抑制劑
2)緩沖液A(含0。5mol/LNaCl的RIPA buffer)
3)buffer C
10mmol/L Tris HCl(pH7.5)
150mmol/L NaCl
5mmol/L EDTA(PH7.5)
10)植物中:高度純化的質膜是質膜蛋白研究的基礎,制備純化方法也很多,植物材料中以1蔗糖密度梯度離心、2水溶性雙水相法、3自由流電泳等方法為主。前兩種常用。1的產率較高但純度不高,2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分離高純度質膜的方法,經多次雙水相分配即可得到高純度質膜,近些年此方法廣泛用于植物質膜的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