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誰的佳肴誰的毒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15 14:38:00
在紫金礦業集團所在地――福建上杭,至今流傳一個段子:紫金礦業集團有的員工將公司原始股一股當一元用,賣水的老大爺邊賣水邊收股票。到2007年初,紫金礦業原始股漲到300元/股,賣水的大爺也早已不再賣水,而是住上洋房,開上轎車。而在福建龍巖,這樣暴富的人還有很多,紫金礦業食堂的承包人、開雜貨店的老板,都成為坊間流傳的暴發戶版本。
地方政府:最大的受益者
從上世紀90年代的國家貧困縣到僅次于龍巖市區的經濟最發達地區,不到20年,當地政府依靠紫金礦業實現多級跳。紫金礦業對福建上杭的財政收入就貢獻近70%的稅收,加上分紅,如今紫金礦業已成當地政府乃至龍巖市的支柱企業。相伴而生的是,上杭及周邊城市的房價直線上漲。上杭縣政府的陳先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當年我們是求著大家買股,后來是大家爭著搶股,到現在大家的理性看股,這一路走過來,我們政府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呀!”如今,上杭縣政府已經建立一整片依附紫金礦業的蛟洋工業區,地方的工資也比其他同級城市偏高200-300元左右,陷入“圈錢”嫌疑的政府試圖擺脫紫金造富后的陰影。
紫金員工:個個都是大亨
成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這是紫金礦業改制的著名“三步驟”。黃成是上杭縣職業中專的99級畢業生,“當時,大家都是沒有地方讀了才會去讀紫金辦的職高班,我沒想到,后來命運會改變這么大!”黃成清晰地記得,“改成股份制后,集團一連好幾個月沒發工資或只有少量工資,而是攤派股票,食堂吃飯,買菜買煙,反正能用就盡量用出去。用一塊錢面值的紫金股票買東西成了我們那會的‘紫金現象’呢!”后來股票暴漲,現在紫金的員工還是有原始股沒賣的。用黃成的話說:“不成大亨都怪了。”
公務員:有人歡喜有人憂
“早知道我當年就不要把原始股拿去賣了。”事隔多年,何琪提到這事,依舊痛心疾首。何琪是上杭稅務局的一名公務員,2000年年底,按照計劃,為了融合更多的資金,紫金開始向社會公開募股,其中1000萬股是分派給當地政府公務員。但是大家對紫金并沒多少信心,最后,政府只好強制每個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來購買紫金礦業股票。何琪無奈地告訴記者:“后來,我就把原始股按1.5元/股轉讓給我的朋友。”何琪的朋友叫王磊,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開始收購別人不想要的紫金原始股。從原始股的1元/股,到上A股拆分成0.1元/股,再經過幾次配送,如今,王磊已賺得盆滿缽滿,轉行做房產投資。
追風族:黯然傷神
隨著紫金礦業在股市刮起的股價旋風,追股購買的人越來越多。王施南是龍巖鐵山煤礦的一個小股東。2008年5月,當他拿到煤礦產權轉讓的400萬元后,便立即以每股11.04元的價格購買了紫金礦業A股,可是,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從他購買紫金礦業的那一天起,股價就直線下降,等到10月底,紫金股價已經跌破3元/股。即使王施南中間補了幾次倉,依然無法彌補這次追逐紫金礦業帶來的損失,2009年初,王施南實在沒有資金可追加,只好將股票套現,這時,他的賬戶只剩103萬。王施南告訴記者:“我們圈子還有很多人在早期賺了一些后,又把所有的都投進去,想趁機撈一把,結果最后都和我一樣,虧了幾百萬。”
普通百姓:只是神話
當《華夏時報》記者追問紫金是否繼續造富百姓時,上杭縣土橋鄉村村民張大林告訴記者:“富的也是地方政府和紫金附近的村鎮,那里是有很多人發了財的,但像我們這種一沒單位二沒靠近紫金的百姓,日子還是往常那樣過。頂多就是通往縣城的路好走了些。”而當記者提及紫金礦業前景時,張大林一臉平靜:“暴富僅是神話,離我們很近但不靠譜的神話,你想等哪天礦挖完了,也沒得收購了,這神話也就沒了。不信,你等著看!”
相關閱讀:
- 紫金礦業“水污染事件”中的混賬邏輯 (阿九, 2010-7-15)
- 哭泣的汀江:紫金礦業涉嫌瞞報事故 (zzl, 2010-7-15)
- 網民關注紫金礦業廢水污染事件能否嚴厲問責 (番茄, 2010-7-15)
- 礦業通病:低環保投入濫采低品位礦 (6688, 2010-7-15)
- 紫金礦業獨家回應:推遲公布是怕引起恐慌 將貨幣賠償 (zzl, 2010-7-13)
- 紫金礦業污染毒殺汀江378萬斤魚 絕非“初犯” (zzl, 2010-7-15)
- 紫金礦業稱將承擔污染賠償 官方稱中毒魚58萬斤 (zzl, 2010-7-14)
- 紫金礦業廢水污染毒魚378萬斤 董秘回應“影響有限” (zzl, 2010-7-13)
- 紫金礦業獨家回應:停產銅礦年產能1.2萬噸 (zzl, 2010-7-15)
- 紫金礦業:深刻檢討 全面整改 (zzl, 2010-7-14)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紫金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