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論文投稿與時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11 11:23:19/ 個人分類:科研工作
看到一個“杯具了,想撤稿了...
”的帖子,才兩周呢,就成那副樣子,專門寫個帖子,說說這個問題。可能以前很多也零星談到這個問題,這里提到的是有點影響力的雜志,而不是國內的雜志。
先來說說編輯和審稿人。雜志編輯一般是同行大牛/準大牛,審稿人也是同方向發過若干有點影響力文章的人,他們都有繁重的科研任務以及其他事情,一句話忙得很。所以有時候需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是上帝的思路處理事情。
我們投稿,一般是總編根據你的領域,把你的稿件分到相關領域的副編,當然有時候是自己根據雜志提供的信息選擇副編(如果你選得不適合,他們還得調整),這個過程一般兩周左右,有的雜志慢一些。
然后副編就要看看達不達到雜志基本要求,稿件不適合很快就直接鋸掉,適合就尋找同領域的權威人物,或者發過若干同方向工作的人做審稿人。這個不是說馬上就能找到,有的時候可能副編掌握的信息很多,時間就少一些,否則時間就會長一些。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國際大雜志很多審稿人都是義務的,既然工作做得很漂亮,所以人家肯定不清閑,不一定幫你審稿。或者人家很謙虛,說對你的研究不是很熟悉等。這個過程一般會比前一個過程長。
后面就是漫長的審稿過程,這個就看具體的雜志和具體的審稿人,以及文章的形式。通常Letter類,Fast
track類,rapid communication,brief
report類要快一些,這個主要文章短,審稿人花時間也少一些。普通研究論文一般會從幾周到幾個月。
審稿意見全部返回以后,最后決定接受/小修/大修/據稿,這個過程一會搞一兩周。然后就是修改的過程,仔細回答審稿人的各種問題。這里有必要說幾句,有的人老是覺得自己很牛鼻,審稿人多差,讀不懂文章等等。坦白的說,我們現在發的文章,99.9999......%都是垃圾而已,所以不要太過自大。前面說了,好歹人家做過很多研究,有一定的影響力。居于人家很忙,有的地方可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所以要帶著謙虛,謹慎,感恩,換位思考的態度對待。審稿人可以說是第二個讀者,他提出的疑問是代表一票讀者而提的,所以認真修改,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審稿人會提似乎幼稚的問題,比如某某變量沒有定義,某某現象沒有解釋,實際上你定義了你解釋了,先別生氣老兄,這說明你的定義放在不顯著的位置,你的解釋很不吸引人,換個位置,補充完善。另外就是有可能審稿人會提一些理論基礎方面的,這個有時候連作者自己都不懂,或者意識不到,這種回答更須謹慎。一來一回,沒個三五個月,怎么可能完成呢?
總結就是,如果你是超級牛人,雜志向你約稿,短則3-5天接收出版,長則周把幾周。
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大眾科研工作者,文章半年有結果是比較快的,慢的來來回回搞一兩年也不少。當然通常Letter類,Fast
track類,rapid communication,brief
report類要快一些,一般3個月內決定接不接受,6個月內出版的樣子。所以不要急,處于某個狀態2-3個月不變可以“咨詢”一下,但不能語氣很吊,否則人家據掉你就是了。大家注意我用“咨詢”這個詞而不是很多人說的“催”,咨詢顯得客氣,謙虛,而且達到提醒人家的效果。“催”給人的感覺是,“保姆,飯為什么還不上呢”,人家不拿你工資,所以對你可能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論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