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與不惑未 有博士學歷之前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2 10:23:10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按照目前國內一般大學和研究所的規定,一個博士畢業的時候要有幾篇論文、甚至是SCI論文。換句話說,湊夠了文章數量,就可以稱自己為博士了,只要老板同意答辯,因為眾所周知,沒有通不過的答辯。
按照我們所熟悉的規則,亦如我導師所評價的,文章出得多而快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更準確的說法是產量大的員工才是好員工。
于是文章1+文章2+文章3+。。。+文章N=博士學歷,N>=N 必須。E.B
Tadmor,Quasicontinuum
方法的創始人博士畢業時才兩篇文章,到現在他的文章也就那么幾篇。按照這個說法,他既不是一個出色的好學生,也不是能干的老板。不過行內的人都清楚,他博士畢業時發表的兩篇論文已經被引用幾百次了,而且他幾乎每一篇發表的論文都被他人引用了很多次。
博士,李約瑟博士,愛因斯坦博士,多年前我一聽到博士的稱謂就會肅然起敬。我曾相信,一個擁有博士稱謂的人應該談吐儒雅、學識淵博、待人誠摯、品格高尚。到現在我都不愿意接受文章堆砌出博士這樣一個現實。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
外行人無法、導師不屑于了解文章中的數據、圖表需要多久才會準備好,因為過程對于他們毫無意義,只會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
外行人無法、導師不屑于了解不同課題的難易程度。兵進咸陽的任務分撥下去,先到者為王。任何關于課題困難的辯解都是懶惰和無能的借口,哪怕接手難課題的人夜以繼日的工作。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
外行人無法、導師不屑于了解實驗設備是否陳舊不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道理誰都明白。但是話也可以反過來說,下室之初,我得到的訓導是:什么都沒有,自己創造條件,這樣才能鍛煉能力。現在聽說也要買好設備了,難道不打算再給新人鍛煉機會了?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
外行人無法、導師有時候也不知道這結果是對還是錯。反正只要寫的東西發表了,印在紙上了,就算數了。記得一次全所性的學風紀律大會上,一位老師把一個優秀百篇獲得者的文章翻了出來,逐一指出其技術上的錯誤。盡管如此,人家還是優秀百篇獲得者。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
外行人無法、導師也不屑于了解這些文章可以給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帶來怎么樣的影響。文章發了,人家用人單位照樣不愛搭理,為什么?技術上的東西一樣沒學到,時間精力都用來想辦法寫文章了。
未有博士學歷之前要有足夠數量的文章。文章能代表解決問題的能力么?文章能反映付出的過程么?文章能代表品行的高下么?文章數量夠了,真配得上博士的稱呼么?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