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室技術服務項目組對外承接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藥物質量控制檢測服務
世界首張人類器官蛋白質組藍圖構建完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5-04 02:28:10
作者:張淼 于莘明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07年8月22日
由
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有望實現肝癌診治突破性進展。這是記者8月21日從正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首屆粵港蛋白質組學學術交流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該計劃實施3年來,圍繞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的表達譜等九大科研任務,中國科學家成功測定出6788個高可信度的中國成人肝臟蛋白質,系統構建了國際上第一張人類器官蛋白質組“藍圖”;發現了包含1000余個“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網絡圖;建立了2000余株蛋白質抗體,并將有望用一種與電腦連接的生物芯片,通過驗血方式,準確地找出各類肝炎及肝癌的致病原因,既減輕診斷痛苦,又能做到對癥下藥。
該計劃還全面完成了人胎肝蛋白質表達譜及發育、分化調控網絡的構建任務,并建立起完善的技術平臺;建立了國內最大的肝癌病人的
臨床資料和標本庫,建立、引進和完善不同的肝癌動物模型和
細胞模型;完成了人正常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和肝癌轉移相關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發現了30個以上可能具有對肝癌進行預警、診斷和預后判斷的分子標記物,為進一步確認靶標和關鍵蛋白質奠定了基礎。
該計劃執行主席、
中科院院士賀福初介紹,目前肝癌或肝炎早期診斷的指標測定并非最敏感。病理過程已經發生的疾病只能治,不能防;將來有望實現真正的早期診斷,即在肝癌或肝炎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能診斷出來。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hlpp肝癌肝臟蛋白組蛋白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