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儀器自主創新與人才自主培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30 12:34:20/ 個人分類:國產儀器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使得中國科技研發部門得以用產業部門的盈利購買大量的進口儀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一些有眼見的人士在不停的呼吁:中國科研儀器領域應自主創新,不能依賴于海外進口。
然而,“財大氣粗”的中國經歷了進口大量儀器的慘痛后,不僅沒有得到深刻的教訓,反而越走越遠,從高端儀器的大量進口走向高端人才的大量進口。甚至“高端人才”在某些高端人才眼里成了中國核心競爭力的代名詞。
我們的人才戰略,其實和儀器戰略可謂“異曲同工”。所有進口儀器的原材料來源于中國,而購買高端儀器的也是中國;同樣所有進口人才的“苗子”也來源于中國,而購買高端人才的依然是中國。而我們的儀器自主創新和人才自己培養,難道只能通過“山寨”和購買了嗎?這樣,我們的科學發展,難道通過買回來的嗎?
我們不能否認高端才引進的重要性,但同時不能把高端人才“神化”了,也不能被高端人才“神化”了。我們應當從“神化”的傳統文化中跳出來,否則,我們永遠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我們也一直在譴責中國人才的培養,沒錯,中國的人才培養是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不能逃避問題,而通過購買人才來解決。購買人才最多也只是中國人才自主培養的一個措施而己,但不可能使中國人才自主培養得到根本上的解決。在人才引進的同時,我們應該吸取“進口儀器”的慘痛教訓,回歸到理性的“人才自主培養”,不能一味的購買“高端人才”。
我們不能不反思:為什么我們的材料和苗子到了歐美國家,就能成為高端,而在我們的國土卻成不了高端。這說明,我們的材料和苗子有很好的基因,到了歐美國家,他們得到了利于成長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說,歐美國家有高端的
“生態環境”。而我們呢?顯然沒有高端的“生態環境”。如果硬是把高端的東西,放在不高端的“生態環境”,他能永保“高端”嗎?如果能,那么,我們的好基因更不需要走出國門。不是嗎?
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延長高端人才的產業鏈,延長到具有自主培養和成長高端人才的產業環節,否則,我們的人才產業永遠只是停留在購買環節。這一切,更需要高端“生態環境”的建設。
為什么說,我們的“生態環境”不高端呢?因為我們的一些根本問題沒得到解決:如高校青年教師競是“啃老族”等等。而這些問題,是所引進的高端人才無法理解的,也無法處理的,因為他們沒經歷過;而高端人才們現在所關心的是自己是否能成為中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我覺得,如果高端人才真想成為中國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不應只是協助引進自己的同伴,還需要更關心如何成就一批中國自主培養的人才。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儀器自主創新中國未來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