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紫砂門”背后:美的是在經營?還是在投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13 16:53:47
自被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后,美的“毒紫砂煲”涉嫌違法宣傳、欺詐消費者的信息頻頻見諸報端,而美的小家電涉嫌利用政府監管漏洞非法牟利的報道也備受關注。有關專家認為,消費者應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有關監管部門也應該依法追究“毒紫砂煲”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美的對外宣稱的“純正紫砂煲”,竟然是用有毒、致癌的化工原料染色而成,該消息一經曝光,立刻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不滿。近日,北京和成都等地消費者紛紛起訴美的,要求對紫砂煲內膽成份、對人體的影響等情況進行科學鑒定,并索賠百倍于購物價款的懲罰性賠償及精神賠償,北京宣武區法院和成都市金牛區法院都已受理此案,并進入司法程序,相關判決將為消費者索賠提供參考。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邱寶昌表示,美的“假紫砂煲”事件已涉嫌“商業欺詐”,消費者至少可獲得雙倍賠償。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工作部部長樊天順認為,美的在明知內膽非紫砂的情況下突出宣傳其產品是“純正紫砂燒制”,嚴重傷害了消費者。法律專家進一步指出,美的將普通陶鍋包裝成“紫砂煲”出售,其行為已涉嫌虛假宣傳,違反了《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消費者應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更為嚴重的是,美的“毒紫砂煲”不僅僅是單純的造假,而且還使用了對人體有害的二氧化錳、氧化鎳等化工原料,這些原料都有一定毒性,并能致癌,如果孕婦長期食用紫砂煲污染的食物,容易導致早產和流產。用有毒、致癌的化工原料制造“紫砂煲”如同兩三年前三鹿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三鹿在強大的輿論譴責下終因資不抵債而被迫破產,其負責人也受到了相應的法律制裁。美的“毒紫砂煲”不僅僅是產品質量事故,而且已成為全國性的公共消費安全問題,有關監管部門應依法追究這一事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毒紫砂煲”出現以后,不僅說明相關行業缺失行業標準,也暴露了相關機構的監管漏洞。佛山市質監局副局長吳欣樂表示,國內不論是紫砂壺還是紫砂煲系列產品,都沒有國家標準,連相關行業標準也沒有,這是美的在宣傳中才得以“充水”的重要原因。最近,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已經有消費者質疑當地工商部門“不作為”。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律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紫砂煲事件反映了監管的缺失,為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建議相關部門完善相關行業準則,并加強監管力度。
其實,“毒紫砂煲”事件也折射出美的投機市場的隱秘經營模式。近幾年來,以電風扇起家的美的在小家電領域快速拓展。從公開資料來看,美的日用家電集團生產電飯煲、微波爐、飲水機、熱水器、煙機、灶具等四十幾個品類,基本涵蓋了消費者日常家居生活的所有領域,但除豆漿機等少數產品有國家標準外,其他絕大部分都缺乏行業標準,相關機構監管力度也比較薄弱。美的這幾年在小家電的快速發展,正是鉆了相關機構的監管漏洞,即使以次充好、制假售假也能逃之夭夭。
當前的“毒紫砂煲”事件已充分證明美的這一模式的“益處”:一方面可以有效逃避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一款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假紫砂煲售價竟然高達上千元,美的從這些劣質甚至有毒的小家電產品中謀取了暴利;二是一旦事情敗露后,美的可以將責任歸咎于缺乏行業標準,推卸責任。由此看來,美的在小家電領域實際上是在與政府監管“賽跑”,搶在監管體系完善前牟取暴利。從這個意義上講,美的實質上已經不是在經營,而是在進行投機“鉆營”,為了企業利潤不顧消費者的利益,長此以往恐被市場拋棄。
相關閱讀:
- 紫砂國家標準缺失 質檢部門保障無害 (snwxf, 2010-5-28)
- 紫砂煲集體下柜 問題產品未現退貨潮 (sclbj, 2010-5-28)
- 一家一戶購物網召回美的紫砂煲 公布補償方案 (snwxf, 2010-5-28)
- 紫砂壺生產用化工原料調出紫砂色 (snwxf, 2010-5-31)
- 紫砂壺陶泥做 不少“名家壺”也是冒牌貨 (snwxf, 2010-5-31)
- 紫砂信譽告急 宜興查封8家違規企業 (snwxf, 2010-6-01)
- 毒紫砂恐慌蔓延 部分合格產品也下架 (snwxf, 2010-6-01)
- “紫砂門”事件:行業潛規則是個毒瘤 (snwxf, 2010-5-31)
- 紫砂煲行業深陷信任危機 行業呼吁盡快制訂國家標準 (snwxf, 2010-5-31)
- 江蘇宜興將恢復紫砂礦開采 (snwxf, 2010-6-04)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紫砂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