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路是否“有去無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08 09:46:20
科研之路是否“有去無回”?
(1)
我想大多數朋友走上科研之路,或多或少必定都是源自心底的那份理想。倘若你問一下學校里的小朋友,長大了你想做什么?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要做科學家!
遺憾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答案的比例將越來越少;而到了大學,更多的人甚至已經忘卻自己的理想,投降于現實,茫然無措,漫無目的了;很多人走上科研
路(上研上博)也不過是隨波逐流,問問你自己:你是否還能為了解決一道難題而興奮,你是否仍然享受這種感覺,找回你心底的那份理想吧。科學家畢竟還可以給
你這樣一種誘惑:知道1905年是愛因斯坦奇跡年的人,比知道1905年美
國總統是誰的人更多!
(2)你的人生是以Business-orientation還是Acedamic-
orientation的?想要以做科學家,來積累大量財富,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是說一定不能發財,但肯定不如直接從商來得直接),當然了,有的人也
確實不適合做商人。所以如果是后者,那就走上來吧!
(3)“知識就是力量”,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雖然未必能大富大貴,但養家糊口總還是可
以的。(聽起來,很像是某天一個基督教會的朋友對我說的,我敢保證你信了耶穌,至少可以吃穿不愁,嘿嘿)。汗~~在當前這個時代,你追逐學歷的路上,房子
車子跑得比你更快。
(4)如果你已經讀了博士,畢業之后你能往何處去?
關于洋博--------(數字來自網上一個帖子,主要指美國的情況)
到大專院校教書:做博士
后進而找教職,大約有10%
在政府或學術研究部門工作:大約20%
去公司做技術、研究、管理人員:大約40%
自己創業:大約
10%
滯留掙扎:大約20%
(當然了,現在也有不少比例的人回國發展,但出路可包含在這5點中)
(5)如果已經進了學術
界,其實還有幾種選擇:一種是做A-Scientist,也就是做教授,做leader;一種是做B-Scientist,類似于Lab
Manager;還有一種是C-Scientist,差不多就是個“有手的工具”(技術員?)。你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在美國一般只有A-
Scientist是永久職位,B和C通常都不穩固;在歐洲,B-Scientist有更多獲得永久職位的機會;工業界和國家實驗室的環境好像更適合B-
Scientist)
(6)還有一個出口,那就是走仕途,做公務員,做官。君不見國內做學問的不少都想做官,做官的也都想“做學問”。國
內的官員也大多是理工科出身,所以以后的人民父母官,說不定就是你呢。
說到底,科研之路是否“有去無回”?
人生的路就只能走一遍,世界上那條人生路又不是“有去無回”的呢?
我
還是那句話:選擇了,就走下去;選擇了,就相信自己;選擇了,就是對的。
祝
大家在科研路上一路順風吧~~~~~~~~~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