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
定性
1、已知物直接對照法定性
在具有已知物的情況下,常使用這種
定性方法,定性
的依據是:一定的條件下,組分有固
定的保留值。
(1)利用保留時間和保留體積定性
tR定性,最簡便,使用最多,缺點是受操作條件影響
大,u、T的微小變化使tR改
變,影響結果。VR不受u 的影
響,使用沒有tR方
便。
(2)利用相對保留值定性
r僅受柱溫、固定相性質影響。與填充情況、u等無關。
(3)用比保留體積定性
Vg = 每克固定液的凈保留體積。
VN
= j V’R ,Vg僅
與柱溫有關,與柱長、固定液含量、
u等無關,文獻上的保留值多以Vg形式給出。
(4)已知物峰高增加法定性
如果樣品組成復雜,峰間距小,定性
困難,用此法方
便、可靠。
(5)雙柱定性
有時,不同組分在同一柱上有相同
的保留值,如:1—丁烯與異丁烯在
阿皮松柱上保留值相同。
在柱一上保留值相同的組分,
在柱二上保留值不同,特別是當柱一
和柱二極性差大時,保留值差別更
大。
2、保留
值隨分子結構或性質變化規律定性
(1)碳數規律
同系物間 lgVg
= An + B
(2)沸點規律
同族異構體間 lgVg = CTb
+ D
(3)LC中的保留值規則
Lgk’ =
A2 + B2m m:重復官能團的數目
二、保留指數定性(Kovats)
1、保留指數的計算
定義 正
構烷烴 I = 100n,其他 I = 100X
X:組分相當于正構烷烴含碳原子數
如苯在某柱上:I = 733 ,X = 7.33說明在該柱上,苯
的保留值在庚與辛之間,相當于含有
7.33個碳原子的正構
烷烴。
以正構烷烴為參比標準,把某組分的
保留行為,用兩個
緊靠近它的正構烷烴來標定。
I = 100[ Z + n]
注意:n最好選為1
2、X在Z、Z+1之間
3、測量方法
測量保留值一定與文獻上的固定相、
載體等完全相同,
否則不可比較。在HPLC中,由于
組分的保留行為不僅與固
定相有關,亦與流動相有關,不能直
接用。
三、聯用方法定性
一般指聯機定性,要有條件,有儀器,如:色—質、色
—紅等。
利用化學反應,使樣品中某些化合物與特征試劑反應,
柱前:如酮,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沉淀,在圖上消
失。
柱上:如裝有5A分子篩的前置柱,可吸附C3—C11的
正構烷烴,KOH處理的石英粉,將羧酸和酚除去等。
柱后:柱后流出物收集后,加入特征試劑與其反應,可對未知物
定性。分析化學中所學的所有方法。
|
色譜定量的依據是:組分的重量或在載氣中的濃度與檢
測器的響應信號成正比 Wi
= fiAi
一、峰面
積的測量
1、對稱峰面積 Ai = 1.065hiWh/2
i
2、不對
稱峰面積 Ai = 1/2 (W0.15h + W0.85h)h
3、峰高乘保留時間
同系物間 Wh/2
= btR + a ,
填充柱 a = 0
當峰尖、窄時,用tR代
替Wh/2;A = 1.065hbtR
4、自動
積分儀法
5、峰高在定量分析中的作用
一定的樣品,操作條件不變,一定進樣量范圍內,半高
峰寬是不變的,峰高可直接代表組分
的濃度。
二、定量校正因子
意義 單位峰面積所代表組分的濃度。
為什么提出 同一含量的不同組分,由于物理、化學性
質的差別而在同一檢測器上產生信號大小不同,因此需校正。
物質的響應還與檢測器的靈敏度有關,單位量的同一物
質在不同靈敏度的檢測器上校正因子不同,但物質間的相對
響應值相同。
是正庚烷。人們通常將相對二字省略,稱校正因子。
1、校正
因子的表達式
(1)質量校正因子 fm
單位峰面
積所代表組分的質量,最常用
= =
(2)摩爾校正因子
單位峰面
積所代表組分的摩爾數
= = =
(3)體積校正因子
如果是氣體樣品,在標準狀況下
= = =
2、相對響應值
相對應答
值,相對靈敏度,指組分與等量基準組分的響
應值之比,當計算單位一致時 Si,s = 1/fi,s
3、峰高
定量校正因子
用峰高進行定量的峰,要使用峰高定量校正因子。
三、百分含量的計算
1、歸一化法
一種簡便、準確的定量方法
Xi% =
使用條件 樣品中所有組分都出峰,如果測量參數為峰高,
使用峰高定量校正因子。
若樣品中的
組分為同系物或同分異構體,校正因子近
似相等,可不用校正因子,將峰面積或峰高直接歸一化。
特點 方法準確,與進樣量無關,使用受限制。
2、內標
法
方法 準確稱取樣品,選擇適宜的組分作為欲測組分的參比
物,在此稱為內標物。加入一定的內標物,根據欲測
組分與內標物的質量與面積定量。
Xi% = 100
特點 沒有使用上的限制,稱重、麻煩。
3、外標
法(校正曲線法)
用已知樣品配成不同濃度的標樣試驗,測量各種濃度對
應的峰面積或峰高,繪制曲線。適合于工廠的控制分析。
特點 方便、快速、儀器和操作條件對結果影響大,曲線使
用一段后需校正。
4、疊加
法(內加法)
以樣品中已
有的組分做內標,比較該組分加入前后面積
的改變,計算被測組分含量。
Ai、Aj 是原樣品中組分i、j的峰面積
A’i、A’j 加入i后,組分i、j的峰面積
A’i = a + a
a 是原樣品組分i的實際峰,
a ’是原樣品加入i后增加的峰
面積
用一樣品,進樣量不同,儀器靈敏度不變,峰面積比不變。
Ai/Aj = a/A’j a = Ai
A’j/Aj a’ = A’i – a = A’i –
AiA’j/Aj
xi% = 100 =
5、轉化
定量法
是氣譜中使用的一種定量方法,將被測組分在進入檢測器
前利用催化劑轉化為同一組分,一般轉化為CO2或CH4,使
定量工作簡化。
設:組分進樣量mi,分子量Mi,含碳原子數Ni,轉化
為CO2后所得峰面積Ai,每毫升CO2的峰面積為A’CO
mi
= / 22.4
如果,樣品
中所有組分都出峰,可用歸一化法定量
xi % =
100
四、定量分析誤差的來源
除峰面積與校正因子外,定量結果的準確性受如下影響
1、樣品的穩定性及代表性
GC注意泄漏、揮發;LC注意代表性、均勻性
2、進樣系統
3、柱系統
分離完全是前提
4、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