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人生如畫

    青霉素的功與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6 14:25:58/ 個人分類:健康生活

    今天上班坐地鐵,偶然聽到兩個人聊天,談到其中一個人的母親在 醫院打抗生素,發生休克,差點沒有搶救過來,嚇死了。想起前不久剛剛過世的一個老領導,生生作為植物人在醫院躺了十多年,其元兇就是一針致敏最終又要了命 的抗生素。
     
    現代醫學,可使人們迅速脫離疾病的折磨,也可因不當的治療, 包括抗生素的錯用、濫用,留下永久的遺憾。這大概也算現代科學雙韌箭的一個具體反映吧。
     
    由此,想起了青霉素,它的功勞與毀譽。
    大家都知道,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了青霉素,使人類找到了 對付細菌的有力武器。青霉素曾為保護人類的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青史留名。同時,由于注射青霉素而引起過敏反應的人卻難以計數,至今仍然不斷涌現,有 人甚至因注射它致過敏性休克而送命。
    青霉素的功于過,誰人給予評說?
     
    還是先讓我們看看這曾經挽救了無數人生命的、堪稱抗生素家族 老大的青霉素,是如何來到世間的。
    哎,還是那句話,科學的發現往往具有偶然性,好運氣有時你碰 不上它,它會來找你。不過,還是老話講的,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讓我們將思緒回到82年前,1928年秋天,47歲的弗萊明休假歸來,興沖沖、精神抖擻地準備開始新的工作。 由于當初休假心切,走得匆忙,以致沒有來得及清理一下廢棄的器皿和標本。正是他,當然包括他助手們的這一看似懶惰拖沓的舉動,導致一個重大發明的面世。
    言歸正傳。弗萊明在清理一個曾經培養過葡萄球菌的培養皿中 時,發現了大大的異常。事情是這樣的,在正常情況下,在肉湯培養基上接種的一個細菌,可以迅速繁殖生長成一團團菌落。葡萄球菌經過培養后,培養皿上應該出 現黃色的菌落,而弗萊明見到的這只培養皿內,卻生長出青色的霉菌,更為神奇的是,霉菌周圍的黃色葡萄球菌已經蕩然無存了,甚至離那些霉菌遠一些的葡萄球 菌,也變得稀稀落落。
    弗萊明這時已經是很有造詣的細菌學家了,姜還是老的辣。當機 立斷,決定把這個現象弄個水落石出。他首先拿起培養皿,來到窗下仔細觀察。接著,從這只培養皿中刮出一點青色的霉菌,放在顯微鏡下進一步觀察,終于發現, 它們原來屬于青霉菌。于是,他將這些細菌進一步培養,當這些家伙繁殖到足夠多時,在其周圍接種下其他一些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結果發現,有一些種類的細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原來,他們倒 霉地碰到了青霉菌這個天敵。
    既然青霉菌可以殺死葡萄球菌等許多致病菌,何不用其制成抗生 素對付可怕的細菌感染疾病呢。弗萊明的發現得到了廣泛的注意和承認。十幾年后,從青霉菌中提取的青霉素進入了大規模生產階段。從此,醫學進入了抗生素時 代。弗萊明也因此獲得了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然而,弗萊明可能不曾想到,曾經挽救了無數和生命的青霉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人類帶來了災難,而根本的原因,就是這些人的免疫系統對青霉素的反應過于敏感。
    青霉素過敏反應相對于其他過敏反應來說,不僅發生率高,而且 表現往往也很嚴重,尤其是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這一嚴重的反應一般在數分鐘或半小時內發生,但也有人在數秒鐘之內發生。
    過敏者患者首先全身瘙癢,胸部有緊迫感,進而大汗淋漓,四肢 發冷,呼吸困難,重者可大小便失禁,血壓明顯下降,然后進入昏迷狀態,搶救過來的患者,常可在數小時內恢復正常。
    青霉素過敏反應和花粉過敏反應一樣,都屬于速發性過敏反應, 即1型過敏反應。如果有人以前接觸過青霉素,又屬于青霉素過敏的 體質,當他再次接觸青霉素時,會很快發作。
    有時,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觸過青霉素,可能就種下了青霉素致 敏的種子,自己并未在意,以致在進行青霉素皮試時突然被宣判為青霉素 過敏。從此,與這種抗生素無緣。
    為了預防青霉素過敏反應的發生,首先在使用青霉素藥物前,必 須進行皮膚過敏試驗,也就是我們說的皮試,在皮下注射少量青霉素,看看皮膚有什么反應。如發生紅腫等現象,就說明對青霉素過敏。由于生產青霉素藥物的廠家 比較多,最好注射用和皮試用的是同一個廠家同一批號的藥品,否則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在注射前做過皮試,仍然出現意外的緣故。

    TAG: 青霉素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5-26 17:51:30
    5
    實驗技術 引用 刪除 實驗技術   /   2010-05-26 14:35:09
    不是青霉素本身之過,而首先是國內現行藥政管理的落后,歐美發達國家早已淘汰禁用可能有萬分之一過敏率的青霉素(作皮試!?),使用該類belta-內酰胺的其它半合成抗生素;其次,臨床醫生的執業水平也有很大關系,拿不準時要慎用這種國產青霉素,改用其它抗生素藥物。的確,發生這種事件對一個家庭是 100%悲劇,雖然醫學統計學有萬分之一過敏率發生。
    LUMGR 引用 刪除 LUMGR   /   2010-05-26 14:33:48
    給中國造成了不少的損失。。。
    iwfi325iwc 引用 刪除 iwfi325iwc   /   2010-05-26 14:32:00
    可以繼續通俗寫出“為什么長期使用某種抗生素,藥效會越來越差?”
    dragon5 引用 刪除 dragon5   /   2010-05-26 14:30:29
    30年前,我曾經發過一段時間的無名高燒,那時候每天都要打青霉素和鏈霉素,而且如果錯過了注射時間,就得重新試敏。  
    aasle 引用 刪除 aasle   /   2010-05-26 14:27:40
    從藥物角度看,青霉素類本身并不是過敏原,引起患者過敏的是合成、生產青霉素過程中產生的雜質(青霉噻唑等高聚物),我認為提純很重要。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