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管電泳技術(C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6 11:41:50/ 個人分類:毛細管電泳技術
毛細管電泳
技術也稱為高效毛細管電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從傳統電泳發展而來的新型高效的
分析分離技術。1967年Hjerten最先提出區帶電泳。1974年
Virtanen提出用200—500μm內徑的毛細管作電泳分離。 1981年Jorgenson和Lukace首先提出在細管徑毛細管內進行電泳。
1 原理
毛細管電泳的基本原理是:緩沖液中不同帶電離子在高壓(10—30KV)電場作用下,以石英毛細管為分離痛道,被分離物以不同的速度遷移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2 實驗流程
制備樣品→選擇適當的試驗程序→清洗毛細管→更換電泳緩沖液進行電泳
3 特點
優點:分離操作時間短,最快可達幾秒;分離效率高;樣品用量少,容劑消耗少,
環境污染小;操作自動化程度高,可用計算機控制實現軟件分析。
缺點:制備能力差;由于毛細管電泳采用內徑極小,而只能進行微量分析;不能對多個樣品進行平行處理,而只能對單個樣品進行多次進樣分析,缺乏平行對照,這要求很高的重復性。
4 應用
毛細管電泳技術可應用于:無機及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
蛋白質、氨基酸、肽的分離分析;核酸的分離分析;對映體的分離分析;CE在藥物及臨床分析中的應用。目前,毛細管電泳應用于作物貯藏蛋白研究中具獨特優勢,特別是在品種及種質指紋圖譜構建,優質蛋白質亞基的快速鑒定、篩選與品質改良,以及目的
基因的分離、克隆與鑒定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