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博士生的“進退維谷”狀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 14:25:33/ 個人分類:學習
什么東西可以標明一個人在成長?很多記日記的朋友都推薦這種感覺——翻看以往的日記,才發現當時之想法的“幼稚”。關于博士生生涯,我曾經寫過這么些文字:“《80后如何成為想當科學家的博士生》、《讀博士也需要“有閑”》、《認真做學問自然能創新》、《如何做一個idea充足的研究生》、《讀博總結——從本科生成長為博士生》、《年輕人如何成長》”。這也是自己成長中記錄的文字,仔細翻開,讀來有一種陌生感——這是我寫的文字?一個對科研充滿期待,一個心中充斥理想而無視現實的嫩頭小子就坐在自己對面,這是以前的我?
如果走一步有一個總結,我會這么總結博士生生涯:第一階段——無知無畏,只要有心會有很大的成長;第二階段——進退維谷;第三階段——鳳凰涅槃。
對自己的認識是,已經走過第一階段,而現在正在處于第二階段,第三階段什么時候到來還很迷茫。面對以往文字的陌生則是我已經成長到此的標識。不知科學網上眾位過來人認同我這種對自我認識的方式么?
進退維谷,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層面是人生規劃,博士生生涯已經過完一半,回想過往,時間并沒有想象中過得緩慢,向前走博士學位可以獲得但仍要煎熬,向后退尚有退路可是心有不甘;第二層面是課題研究,此時課題已經不是第一階段的熟悉階段,該看的文獻已經看完,該熟悉的實驗已經胸有成竹,該了解的分析方法已經運用自如,可是要有所突破,卻似遇到無形的大墻,怎么也撞不開,到處找創新在何處。這時候的自己,每天是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實驗——分析——實驗——分析,如此反復,一個個想法去尋找然后否定然后再尋找,只有著日升日落,卻忘了日子的標識。
此時,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壓力。我的出路在哪——這該是多么難以扛起的大鼎哦。我的同齡朋友們,是否也走到這一步了呢?
進退維谷還要維持很長的時間,怎么辦呢?
雖然進退維谷了,可是我并沒有像很多同齡人一般焦躁不安,自己善于心理調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有我的親密朋友,更有可以減緩壓力的愛好。
這親密朋友并不是女朋友,而是跟我一般直博的幾位朋友,住在一個宿舍樓里,無話不談,科研中遇到的困境都能夠順利的相互傾訴,一起做飯吃,一起看電影,一起打雙升玩三國殺,這種朋友間的相攜讓我感受到的是溫暖,在你低沉時總有人拉你一把,處在谷底又能拿我怎樣!
有減緩壓力的愛好就更能雙管齊下,博一是網球,博二是籃球,現在是羽毛球,在科研上的好勝心大可在體育競技中消耗些。現在每天是疲勞的重復工作,但是我對生活還有著很多期待,特別是周二、周四、周六的羽毛球時間,揮汗如雨的在球場上奔跑,眼神在白色羽毛球上運動,高度集中進而忘記所有煩惱,疲勞之后酣然大睡,又是一個棒棒的學習工作狀態。這讓自己爬出谷底的步伐日趨穩健了。
朋友,雖然我已經有所成熟,但是我不變的是那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即使面對現在的進退維谷,我都高興著,用著積極的方法處理。您不妨試試吧。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