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歡迎您~!
聯系方式:010-66931447
聯系人:吳老師, 方老師
“代謝組學之父”Nicholson教授在國家生物醫學分析中心訪問并作精彩報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2-15 13:13:04/ 個人分類:中心動態
2006年3月29日
? 3月29日下午,被譽為“代謝組學之父”的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生化系主任Nicholson教授應張學敏研究員邀請訪問我院生物醫學分析中心(儀器測試中心),并做精彩報告。報告會在院科技部張永祥副部長主持下進行,來自院內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信號轉導與代謝組學研究中心等二十多家研究單位的專家和學生共三百多人出席了報告會。
? 在學術報告會之前,院科技部王玉民部長、張永祥副部長親切會見了Nicholson教授,對Nicholson教授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對雙方的合作給予了良好的預祝。Nicholson教授對代謝組學在中國的發展和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表示了樂觀的態度,對中心技術平臺的建設水平和研究進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心核磁共振實驗室主任顏賢忠博士向Nicholson教授介紹了中心開展代謝組學研究的情況,以及與院內外科研單位進行廣泛合作,在新藥安全性評價、中醫藥現代化、疾病診斷以及移植手術圍手術期移植物功能監測等領域所開展的研究工作。
? 在專題報告會上,首先由顏賢忠博士向大家介紹了代謝組學的發展,并報告了他們與合作者利用代謝組學手段對有毒中藥的安全性進行研究的一些結果,以及傳統中藥復方在改善學習和認知功能方面藥理作用的代謝組學評價。Nicholson教授做了精彩演講,對代謝組學的最新進展做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紹,使大家開闊了眼界,對代謝組學的內涵和最新發展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對其廣泛的應用前景充滿了希望。Nicholson教授提出的在Global systems biology的框架下,將人看作一個Superorganism來進行代謝組學研究的思想,把人與環境(地理的、社會的)、人與腸道菌群之間的相互作用加以綜合考慮,使我們能夠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人體疾病與代謝變化的關系,從而達致個性化醫療(personalized healthcare)的理想目標。這種思想與傳統中醫藥強調人與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四時和飲食對人的影響,辯證施治等思想是一致的。在研究方法上,Nicholson教授報告了他們在數據分析上的一些新方法,如CLOUDS, STOCSY, SHY等,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人們更有效、準確地發掘代謝組學數據所包含的生物學信息,并且能夠將采用不同實驗手段(NMR, LC-MS)所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統一的分析,尋找出真正的生物標志物。Nicholson教授進而還提出了proteo-metabonomics的概念,即將蛋白質組學與代謝組學相結合,以便更全面、有效和準確地尋找疾病的生物標志物。
? 報告會后,顏賢忠博士以及植物所信號轉導與代謝組學研究中心主任劉春明研究員,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唐惠儒研究員等與Nicholson教授進行了交談。他再次談到了代謝組學研究面臨的生物系統的復雜性,并強調了在中醫藥這樣的多組分體系的代謝組學研究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但認為代謝組學在中醫藥研究中的應用是一個特別值得探索的領域,鼓勵大家繼續深入研究。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metabolism代謝組學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