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金錢的科學觀:科學家與錢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2 15:40:06/ 個人分類:職業

    錢是身外之物,可又是今生今世做事情所必需的工具,也常常成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

    絕大多數人會同意把搞錢當作人生的唯一目標是不對的,可是為什么不對?不一定能講清楚。

    其實,在每個人的經歷中,都應該有一段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在為錢奔波。當然,對搞科學的人來說,能越早擺脫(為錢奔波)這個狀態越好。

    “跑錢”也有幾個階段:(1)給自己的肚子搞錢。為了自己的生存;(2)給自己的腦子搞錢。為了能精心專注地工作;(3)給別人的肚子搞錢。為了更大程度協助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勞動;(4)給別人的腦子搞錢。錢已經多到用不完了,需要大家一起來花。

    我們在大學畢業以前是“寄生蟲”,靠父母的錢買來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大學畢業按理就應該有生存能力了,應該能把自己的肚子問題解決了。可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不但喂飽自己難,想出人頭地就更需要繼續深造了。于是,一直到研究生畢業,甚至是到博士畢業才能保住肚子。

    肚子飽了,腦子就開始餓了。于是開始給腦子找錢。這時,導師(老板)就成了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寄生蟲”生活。寄生于父母的時候 主要是長身體,而寄生于導師的時候就要長見識了。為人父母,成功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能給自己找飯吃;為人師長的,成功的標準就是培養出能獨立思 考的人材,能給他們自己找到科研經費,把自己的腦子喂飽。

    等自己當上導師(老板)了,就要給學生們和手下的合作者找飯吃。等老板變成大牛了,手下的也都成為導師了,那就是又用他人的體力,還用他人的腦力了。

    其實,導師和學生的關系不應該是“寄生”的關系,應該是“共生”的關系。學生不能象寄生蟲一樣僅僅吸取導師的營養,還應該做出貢獻,提高“宿主”的生存能力。只有形成了共生的良性互動,導師和學生才能共同發展得更好。

    我前兩天寫了一篇“不做實驗的老板和不拼刺刀的將軍”的文章,目的是想說老板不做實驗可能有需要大家理解的地方。學生的認為導師不稱職可能是因為導師還處在忙著解決大家的肚子問題的階段,他可能還沒有經歷(或能力)解決大家的腦子的饑餓?

    經常碰到從農村出來的高才生,家里,村里可能是第一個走出來上大學的。從沒聽說過他們抱怨父母,哪怕從小就營養不良,身體長得不很健壯,對父母也總是感恩 不盡。我們既然能從貧困中掙扎出來,青出于藍勝于藍而從不抱怨父母給的營養不良,為什么會去抱怨導師給的“精神營養”不夠?

    不抱怨父母,是因為知道父母已經盡到了他們的能力。那么,在抱怨導師以前,是否也應該看看他們已經盡到了他們的能力?真正有成功潛力的人,總能擺脫環境(父母,導師)給他們的限制而超常發揮。而且真正有能力的人,也總是把惡劣的環境當成對自己的挑戰。

    有些學生抱怨說:“老板就給我一個課題,也不講如何去做,全靠我自己解決,只有師兄師姐能幫忙。”其實這在美國也不少見。導師給一個方向,一個問題,但是 應該同時給你足夠多的實驗經費。剩下的就靠自己的努力了。越是這樣“放手”的導師,學生出成果的機會越多。越是有能力的學生,越希望老師不是每天都在背后 看著管著。最快活的學生就是老板有錢,管得又少。

    期待導師經常指導的學生本身的能力就可能有問題。因為老師能看到的文獻,你也能看到。老師能看到的問題,你也(遲早)能看到。依賴導師就永遠不能擺脫寄生環境,不能獨立。那就只能一輩子做飽著肚子,空著腦子的“科學打工者”。

    人生就是這樣:少年時用父母的錢喂飽肚子長身體;青年時用老板的錢喂飽腦子長知識;壯年時用自己掙的錢喂飽肚子養兒子,喂飽腦子出成績;中年用成績帶來的錢養自己的腦子和別人的身子;老年的時候靠別人養我們的身子和腦子。

    年輕人苦,是因為自己的肚子和腦子都餓;壯年人苦是兒子的肚子餓,自己的腦子餓;中年人苦是別人的肚子和腦子都餓;老年呢,可能肚子和腦子都不餓了,不過愁的是已經沒有了胃口。

    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就要明了自己在該階段需要為什么搞錢:是肚子?還是腦子?是給自己的肚子搞錢?還是在給兒子的肚子搞錢?不能總抱怨錢不夠而不知道到那里去找,甚至不愿意去找。更不能當著“寄生蟲”,吃著別人的,還怪“宿主”不努力。

    不過,也千萬別迷失了方向,以為錢就是萬能的了。

    TAG: 金錢科學觀

    生活eesf 引用 刪除 生活eesf   /   2010-03-03 10:50:50
    雖然現在不能為自己的肚子“搞錢”,但是也不能放過機會填飽自己的腦子。雖然對寄生蟲的形容感覺并不好,但不得不承認讀研期間的我們,確實是寄生。然而,希望每個研究生在讀研期間都能成為“益生菌”,與導師之間能夠實現教學相長。
    gitde 引用 刪除 gitde   /   2010-03-03 10:48:57
    寫得不錯,但文中觀點對仍然是有條件的,例如,忽視國內教育界存在的關鍵問題的背景下談導師不做實驗應該理解.而就我的認識,計算機專業的導師能做實驗和懂得實驗過程的沒多少,如果沒有正確地了解實驗過程,學生們造出來的數據有多少靠得住呢?不夸張地說,就國內計算機專業而言,學生在國內會議期刊上發 99%的論文中的數據沒辦法重復,除了極少數的論文可信外,大多都在玩,我認為這是導師參與實驗不夠導致的,望大家都能能正確看待導師做實驗的多種好處, 不能因為忙就去做所謂更重要的事情,另外,您說的導師忙著搞錢,其實很多時候是為了他們個人在搞.
    luffygonww 引用 刪除 luffygonww   /   2010-03-03 10:44:23
    經常反思自己的能力……
    chongwenmen 引用 刪除 chongwenmen   /   2010-03-03 10:39:42
    關鍵是不要急,正確地看待現狀,“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或錢進。  
    PURPOSE人生 引用 刪除 PURPOSE人生   /   2010-03-03 10:37:30
    "老師能看到的問題,你也(遲早)能看到"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個期限,有時不免就想借老師的火眼省些時間了。
    wtz010 引用 刪除 wtz010   /   2010-03-03 10:33:39
    我感覺科學工作者以何種目的做科研都無可厚非,為了人類的未來做科研高尚,為了錢和生存而做科研也不低俗。當然韓老師這篇博文不是說這個事情的。還是接上上一篇博文所討論的事情,要理解一下由于事務纏身而不能“上戰場拼刺刀”的老師。其實如果導師不給自己太大壓力,放手讓學生獨立出來,這種培養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我們及時擺脫和導師的“寄生”關系,盡快的獨立出來。
    dxkuii 引用 刪除 dxkuii   /   2010-03-03 10:29:55
    實驗室是剛剛獨立出來的,很不完善,別的同學做實驗了我還在幫忙弄實驗室的搭建,感覺什么都是落后于同學的。導師的方向也不是很明確。很絕望了都,可是看了老師的文章,我覺得希望是有的,要堅持住,在有限的資源面前努力提升自己。發揮自己最大的主動性,靠自己的腦子給自己的肚子和腦子搞錢
    dxkuii 引用 刪除 dxkuii   /   2010-03-03 10:27:45
    寫的不錯。很多學生和老板的”金錢觀“都不對,造成長期惡果。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3-02 16:17:03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