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張田勘:先有“潛規則” 后有毒豇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1 14:09:31

      隨著海南省三亞市英洲鎮和崖城鎮毒豇豆調查的展開,中國食品安全的一些痼疾再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調查中,海南種植豇豆的不少農戶坦言,到底什么農藥可以用,什么農藥禁用,他們不太了解,只是聽其他村民介紹某種農藥很管用就去買來用。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將蟲滅掉,能長得好看就行了。但是,對于國際上早就禁用的高毒農藥,國家農業部也早就明令禁止。

      因此,問題的真相在于,禁用的農藥并非宣傳不到位,因為早在2004年,海南省就明令禁止“甲胺磷”和“水胺硫磷”這兩類高毒農藥在省內銷售和使用。但是,一直禁而不絕。

      主要是因為高毒農藥成本要比常規農藥低4-6倍。其實,也有其他原因。例如,生產農產品的人并不吃這樣的產品,即使吃也懂得如何盡量去除毒性,例如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在日常食用豆角時,家家戶戶幾乎都會用鹽水或溫水最少浸泡半小時后再炒。另外,農民多年使用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也阻礙著農藥新品種的發展與推廣。

      海南有毒豇豆體現出食品監管的薄弱和無力,還在于生產者和經營者抱有僥幸心理,以為產品的毒性檢查不出來,很容易鋌而走險。事實上,海南的毒豇豆現在沒法查出使用高毒農藥的農戶到底是誰,因為每天收滿一車貨(4萬斤)往往需要跑幾十個收購點,涉及幾百個農戶。

      此外,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后,沒有最終負責者,而是相互推卸責任,潛規則盛行。例如,對于武漢市農業局曝光“問題豇豆”的做法,三亞市農業部門表示了“特別的不理解”。三亞市農業局農技服務中心負責崖城地區豇豆檢測的檢測員說,這等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外省的很多運進海南的蔬菜也會被查出問題,例如白菜有機磷超標,但通常只限于內部通告,這已經是業內的“潛規則”。

      由此看來,如果利用業內的潛規則處理,公眾吃到的很多都是檢測合格但實則有毒的食品。因此,中國食品安全的問題不在制度缺失,而在于基層的監管和無數潛規則的流行。


    TAG: 豇豆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4805
    • 日志數: 195
    • 文件數: 85
    • 建立時間: 2009-07-14
    • 更新時間: 2011-03-11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