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論文選題和觀點方面的毛病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14 15:19:41/ 個人分類:學習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首先是檢查它的觀點是否正確。觀點正確與否,表現在選題、主題的提煉以及標題的準確與否上。因此,在修改論文中首先要審視選題、標題和觀點方面的問題。
一、選題中常見的問題
選題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論文的質量,關系論文的成敗。在選題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有下列幾種:一是選題過大。有的同學有這樣一種想法:既然是寫論文,就應該好好論它一番。所以選題很大,如“試論改革開放”、“論黨的建設”、“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等等。有的初稿洋洋灑灑幾萬字,仍然沒有論述清楚。選題太大是不合適的,小一點,具體一點,把問題講得清楚一點為好。二是選題過難,即選擇的題目難度較大,學生除了時間、精力的限制,在資料方面也有局限。有人想在短時間里探討“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我國的行政管理制度”,這是難于解決的。社會主義經濟規律、我國的行政管理制度都應該探討,但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作長期的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才能完成。三是選題陳舊。選題陳舊,缺乏創新精神,照搬別人的材料和結論,缺乏新意。應該在前人的基礎上,敢于提前人沒有提出過或尚未能完全解決的問題。學生論文的選題最好多選一點與現實生活、當代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關系比較密切的課題,注意研究現實生活中提出的新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給予新的解釋。
二、標題中常見的問題
標題是論文的眼睛,居于全文之首,讀者首先看到和關注的是標題,因此標題有“首因效應”,是窺見論文之要點的“窗口”。一些同學對標題起“指引內容、吸引讀者”的作用認識不足,標題制作功夫不夠,常出現以下毛病:
1.標題模糊、不確切。一些論文標題模糊籠統,過于抽象,讀者看了標題不知道論文要論述什么,抓不住中心和要領。如:有一篇題為《黨的喉舌》的論文,是論述報紙還是論述廣播?都不是,作者寫的是農村宣傳網。像這種含義很不明確的標題必須加以修改,使其含義明確。
2.標題太大。有的論文標題太大,涉及面過寬、過深,也比較復雜,超越了大學生的能力水平,短時間內很難完成。有些大題目,論證時面面俱到,但對各方面的論述都不深不透。如;《論中國的改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藝術原理論》、《論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等,這類題目都可以寫一本專著。
3.標題陳舊。別人已寫過的題目,自己再寫,老生常談,若無新認識、新角度和新材料,很難寫出新意。如,《論改革的必要性》、《紅樓夢的主題思想》、《史學要為社會主義服務》、《社會主義企業的使命》等,如寫這類論文,一般與他人已寫過的大同小異,使人缺乏新鮮感。
4。標題太長。有的論文標題過長,甚至三四十個字,不僅羅唆累贅,讀起來費力,也不便于讀者理解和記憶,還嚴重影響論文的美感。
三、觀點方面的毛病
確立觀點,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關鍵。論文的論點是在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論點的形成,就是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煉的過程。要確立一個明確的觀點,并且力求正確,有新意,有理有據,這是寫好畢業論文的基本前提。學生在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基本觀點錯誤。
基本觀點是指統帥全篇畢業論文的基本論點或總結論。基本觀點錯了,其它一切論點、論據都不能成立,整篇論文也就站不住腳了。例如,有一篇畢業論文《公有制是造成我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作者通過對我國幾十年經濟發展緩慢情況的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公有制,提出減少公有制的比例。他把“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與“公有制”混為一談,否定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優越性,提出私有化的主張。這是違背四項基本原則的,也是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再如,有一篇畢業論文叫《中國封建社會長期落后原因剖析》,作者的基本觀點是:“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是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作者對“中央集權”和“專制主義” 兩概念不加區分,認為“中央集權”必然導致“專制主義”,又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落后”。這種對中央集權全盤否定的觀點是不符合我國歷史情況的。盡管這篇論文在論證、語言等方面不無可取之處,但由于基本觀點有誤,全文也就缺乏科學性。
2.觀點主觀、片面,缺乏準確性和真實性。
有些畢業論文的觀點,作者往往只顧一頭,缺少唯物辯證法所要求的全面性。例如,在研究某些中外古典文學名著時,只講其民主性精華和藝術上的成就一面,而對作品思想內容方面明顯存在的局限卻一筆帶過。有些畢業論文的觀點好走極端,例如,有一篇論文為了說明企業分配制度改革,提出用“三鐵”打破工人的“鐵飯碗”,這“三鐵”是“鐵心腸、鐵手腕、鐵面孔”,這就在批判“鐵飯碗”時走了極端,把工人放在被改革的一面。又如,有的論文為了說明農民起義雖不是推動中國封建社會前進的唯一動力,又根本否定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在社會科學方面的論文中也有調查研究不夠,資料不足,即事實論據不充分,或不準確、有水分;有的是捕風捉影,主觀臆斷,想當然、任意夸大或縮小,然后就輕易匆忙地談看法、下結論。這樣的論文,缺乏準確性和真實性,因而就缺乏科學性。
3.觀點不鮮明,重點不突出。
對于文章寫作,毛澤東多次強調要力戒“概括不明”、“判斷不恰當”。而有些畢業論文的中心論點提煉不夠,沒有把問題的實質想清楚,抽象概括也不準確,形成觀點含糊不清,似是而非,似有若無。如,有一篇題為《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多樣化》的論文,所論述的“多樣化”的觀點是不明確的,可以作多種理解:后人對馬克思主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后人對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發展;不同馬克思主義研究學派的存在和發展,等等。因此,論點必須十分明確、準確,不使人產生歧義或令人費解。
有的畢業論文過多地敘述工作過程,或選材不嚴,眾多的材料缺乏認真的整理、消化,使中心論點不明顯,重點不突出。這種情況在畢業論文中比較多,有的畢業論文似乎成了一份工作總結或匯報,有的是對某一工作的調查報告,而作者自己沒有明顯的見解。這種狀況,必須予以糾正。
4.缺乏新穎性和創造性。
科學研究就是要不斷開拓新的領域、新的途徑,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推動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因此,作為反映科研成果的畢業論文,也必須有新穎性和創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見解,有獨創性。而在畢業論文中,有些文章重復別人已經談過的東西,人云亦云,亦步亦趨,“吃別人嚼過的饅頭”,沒有個人創見,沒有什么新角度、新材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作者不注意閱讀文獻資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研究的問題是別人已研究或解決了的,或者也是由于作者對某問題缺乏鉆研精神,沒有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結構方面的毛病
畢業論文要有正確的立意,還要有嚴密的邏輯性。就是說論文不僅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還要做到“言之有序”。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性。論文的結構也有規律性,這就是論證所遵循的“序”。遵循了“序”,論文在布局謀篇上就會更完整,結構就會更嚴謹。論文的結構安排,要在中心論點的統率和支配下,把各個論證部分嚴謹周密地組織起來,分清主次輕重,做到層次分明,詳略疏密有致。畢業論文在結構上存在的毛病,常見的主要有下列幾種:
一、結構不完整、不平衡
一般畢業論文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開始列有小序對全文的概括,使讀者有個全面的了解,或者鮮明地提出問題,領挈全文;然后,便分層展開論述,在總論點領轄下各分論點依次鋪開,深入分析問題,這是論文的主體;最后是結論部分,依據論述的需要確定結尾的長短和詳略,這就使論文渾然一體,布局完整。有的文章缺少某一重要部分,如無頭(緒)或無尾(結論),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如有的論文,開頭沒有說明課題的來源或研究目的、意義,也不交代調查的手段和方法,一上來就列舉大量事實和數據,讓人覺得“沒頭沒腦”。有的文章結尾處沒有明確的結論,沒有個人的觀點和見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評論。有的論文該詳細的不詳細,該簡略的卻過于冗長;對中心論點的論證不充分,而對其它分論點卻津津樂道。這樣,論文的結論就不平衡了。
二、結論松散,缺乏條理
一般來說,文章采用的基本推理形式,決定著文章的內在結構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探討某一事物產生的原因,反映在結構上,必然有因果關系的兩個部分,或者是結果推及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斷結果,缺一不可。文章要有層次,有條理。如果在寫作中,材料的安排不當,就會使層次不分明、條理不清楚。事物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系,反映這種關系的材料之間也有各種不同的關系,例如,平行關系、遞進關系、接續關系、對立關系等。總之,理清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在結構中體現出來,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而有的文章內容上拼拼湊湊,論文層次既不遵循各部分內在邏輯順序,也不符合作者和讀者的認識規律。作者心中缺乏總體布局,寫作時信馬由緝,任筆端自由馳騁,因而出現前后不銜接,甚至前后重復、前后矛盾,或顛三倒四,東拉西扯,上下兩段明顯地割裂開來,缺少自然的過渡,使人感到突冗、生硬,意思不連貫。有的論文分段太長,甚至一連好幾頁也不分段,顯得層次不明,看起來費力。
三、論證不得力,缺少邏輯性
論證不力的情況有兩類:一類只有理論分析,從理論到理論,缺少必要的和充分的事例和數字的依據;另一種是材料很多,但在選材和組織材料上欠佳,缺少周密嚴謹的邏輯性。后一類毛病在許多論文中常出現,其表現為:
忽視“新穎性”的選材要求,,材料陳舊,用一些人們熟知的老例子,缺乏新鮮感、吸引力;不能有選擇地利用典型、精當的材料形成自己的觀點,例子濫而散,沒有從中整理出自己立論的角度和起筆的由頭;論據缺乏典型性、必要性,僅憑在特定環境中極少發生的某些事實,得出與該環境中大量發生事實所不同的結論,因而論證缺乏說服力;
提出論點、羅列論據之后,不作深入分析甚至不作任何分析,沒有論證過程,便用“由此可見”、“大量事實證明”等語句,轉而扣合所提出的論點;以偏概全,以點代面,以小論據支撐大論點,論據不足,犯“推不出”的毛病;結構混亂,缺乏邏輯性。前后顛倒,層次不清。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的主次不分明,重點不突出。有的論點與論據之間沒有必要的聯系,二者或互相脫節,或互相矛盾,犯“引論失據”的毛病,其原因是對概念和事實并沒有真正理解;分析問題時不是從實際出發,從對事實的分析中得出結論,而是用觀點去套例子,用事實去印證觀點;前后論點有矛盾,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有矛盾,或回避論題,或主觀臆斷,分析不客觀,沒有進行必要的和充分的論證。
有的結構單一,缺乏層次性。一篇四五千字的長文章,中間不用序碼,也不加小標題,讀起來很吃力,有的首尾脫節,缺乏完整性。
四、緒論、結論寫作不當
在一些畢業論文中,緒論和結論寫作不當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其原因是作者對緒論和結論的作用了解不夠,不懂得怎樣寫好緒論和結論。有些論文的緒論洋洋灑灑,篇幅相當大,卻寫了一些與畢業論文沒有多大關系甚至無用的話,離題千里,既臃腫繁雜又內容貧乏,沒有很好地起到導引本論的作用。有些論文的緒論整段抄錄教科書的有關內容,對一些入所共知的一般知識,不厭其煩地作介紹,卻不認真提及自己的設計任務和課題的意義,沒有說清論文的要害所在,因而內容空泛,文不對題。很多論文的結論也不符合寫作要求。有的論文根本沒有結語,有頭無尾,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結果。例如,有的論文在寫完調查過程和所能獲得的數據材料之后,就突然停筆,沒有結論,沒有歸納和總結,也沒有評價與建議。這樣的論文,反映不出工作的最終成果,沒有作者的見解、意見和建議,看不出研究或設計任務是否完成和完成的質量。有些畢業論文在結尾處寫上幾點一般性者生常談的體會,而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深刻地反映出來。這種膚淺的認識和感受,是不能代替論文結論的。
五、論證方法單調
有的畢業論文在論證主題過程中,方法比較單調,文章顯得平鋪直敘,沒有波瀾起伏。例如,有的文章從頭至尾采用一種例證法,圍繞大論點,提出小論點,用一個事例說明,由是得出一個大結論。論證就缺乏科學性和說服力。有的文章格式也單調,往往是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然后提出幾點對策,再加上陳舊的觀點和數據,文章就沒有論證的力度和說服力。有的文章結構刻板,缺乏創造性。論文結構干篇一律,總是 “三部曲”(現狀——原因——對策)或“四部曲”(成績——問題——成因——對策),讀之令人生厭。要改變這種毛病,就要在文中反復用各種論證方法,除了例證法以外,還要學會用喻證法——運用比喻的方法把道理引出來,說明論點的論證方法;類比法——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們在其他特征也可能相似的結論;對比法——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而推導出它們的差異點;反駁法——通過否定對方的觀點和看法,來闡明自己觀點;歸謬法——反駁對方論點,首先假設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論,從而得出極其荒謬的結論來。
材料和語言方面的毛病
在寫畢業論文中,要從各方面搜集豐富而詳細的材料,這些材料是分析提煉主題的基礎。主題確立了,還需要材料來證明。但是所搜集的材料是豐富而復雜的,不能都拿來使用,還要經過選擇,才能使用。在組織觀點與材料時,還要注意語言的正確表達。有些畢業論文在使用材料和語言表達上,主要有以下幾種毛病:
一、選擇材料脫離論文的主題
選擇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主題,為表現和論證主題服務。凡是能有力地說明、突出、烘托主題的就選用,否則就舍棄,這是選擇材料的一個基本原則。有些畢業論文在運用材料時常常犯不忍割愛的毛病,將一些與主題無關的材料,寫進文章里,材料與主題脫節,影響了主題的表達。例如有一篇論述“辦好業余教育”的文章,文中插入一位老科學家的一段故事。文章寫道:“1908年,慈僖、光緒都死了,那時要一天舉一次哀,在我上學的那個小學校里,舉哀下跪時,小學生都嘻嘻哈哈,監學也看不過來,但罵我罵得最厲害。后來我頭一個剪的辮子,引起風潮,結果記我一大過,所以,我根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時,我也幾次想離開唐山,跟我的同學楊杏佛等人回到南京參加總統府的工作,但是媽媽來信說:革命是對的,但要先有學問才能革命。我覺得也對,因此發憤苦學,在唐山路礦學堂五年,我年年考試都是第一名。”這段材料是感動人的,但它與“辦好余務教育,為國家多培養人才”這個主題無關,作者使用這個材料,便違背了圍繞主題選材的原則,犯了材料脫離主題的毛病,應該刪去。
二、選擇材料不夠典型
所謂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能集中地表現論文主題的材料。圍繞主題選材,但沒有必要,事實上也不可能把與主題有關的材料都寫進去,必須精選典型材料。魏巍在寫《誰是最可愛的人》之前,曾寫了一篇《自豪吧,祖國》的通訊,里邊用了二十多個生動的例子,以后寫《誰是最可愛的人》,只從中選擇了五個事例,后來又刪掉了兩個,只精選了三個事例,分別表現中國人民志愿軍對待敵人、對待朝鮮人民和對待自己的不同態度,從而揭示了“最可愛的人”的本質特征。所以魏巍說:“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來說明本質的東西,給人的印象是會清楚明白的,也會是突出的。”寫畢業論文也是同樣的道理。恩格斯的《論權威》選擇了紡紗廠、鐵路、航海三個例子作為論據。第一個論據闡述最詳細,第二個論據比較概括,第三個論據只是輕輕一筆。他沒有用更多的闡述,就把問題說明白了:“一方面是一定的權威,不管它是怎樣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從,這兩者不管社會組織怎樣,在產品的生產流通賴以進行的物質條件下,都是我們所必須的。”材料不多,卻具有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產生這樣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材料選得十分精悍典型。而有些學生在寫畢業論文時,往往不注意選擇典型材料,把有關的材料不分粗細的一齊都寫進去,這樣就會造成材料堆積,文章冗長,主題反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表現出來。
三、選擇的材料不夠真實
論文中用的材料只有真實,才有力量。所謂真實,是指材料確是客觀存在的,能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論文中所運用的材料真實,論點才站得住,才有說服力。而有些學生的畢業論文選材不準,沒有鑒別真偽,引用的歷史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引文等等沒有認真地核對,出現誤差。這樣,文章不能叫人信服。造成材料不真實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觀察不細和調查不實造成的。寫文章在選用材料的時候,沒有調查核實,有的人云亦云,有的用第二手材料并且沒有核實,前者失實,照搬套用也出現失實。二是為了文章豐富感人,搞所謂的“合理推理”,給事實材料添校加葉。有一個學生在寫一篇關于農村賭博風方面的文章,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就推理“在農村干部賭群眾賭,男人防女人賭,白天賭晚上賭,老年賭小孩賭,可以說無處不賭,無人不賠”,這種結論顯然是夸大其詞,很難讓人信服。
四、選擇材料不新穎
撰寫論文,選擇材料要新穎。新穎,就是新鮮,引人注目。寫文章選擇新穎的材料,能增強論文的現實性,使入耳目一新。這就要求在寫論文時,要注意發現新生事物,選擇這方面的材料。要寫別人沒有寫過,或很少寫到的人和事。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材,給人新鮮的感覺。要注意選擇新出現的有特色的材料。有的畢業論文,選擇不新穎,而是用一些過時的陳舊的事例,看上去是老面孔、老腔調,擺出的材料是“陳年爛谷子”,沒有新鮮感和現實性,文章就顯得沒有說服力。如有一篇關于農村改革的文章,寫作時間是1995年,文中運用的數字事例都是1990年,顯然是調查不到家,用了一些過時的數字。
五、選擇的材料與主題關系不大
論文中的材料,是用來闡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據論文的中心論點來決定。中心論點一經確定之后,就成了統帥一切的東西。材料必須服從于中心論點的統帥。不能把一些不能充分說明問題的材料搬來作牽強附會的解釋,也不能將所有材料統統塞進文章,搞得文章臃腫龐雜,中心不突出。這里面有一個剪裁的功夫。在材料的剪裁時,與主題有關的材料要詳寫,無關的材料不要寫;主要材料要詳寫,次要的材料要略寫;典型的精彩材料要詳寫,其他的則略寫。有的論文,選用材料貪多求全,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與論點無關的材料都用上。有的論文中的小論點和用以說明的材料不一致,這樣雖然擴大了文章的篇幅,但邏輯性不嚴密,說服力不強。
六、表達材料的語言不精當
一篇優秀的論文,不僅觀點要正確,材料要新鮮,而且表達觀點和材料的語言也必須準確、流暢、精當。而有些論文在語言表達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1.用詞不準確。如,“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種最可怕的、難以彌補的破壞和損失”,這是定語和中心詞語搭配不當,應改為:“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種最可怕的破壞,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又如:“我們于第一學期就著手選題”。這里實際是指即將畢業的那一個學年的上學期開始著手選題,用“第一學期”就很容易讓人理解為剛入學的那個學期,屬于語言含糊不清。
2.語意空泛難懂。有人喜歡自造一些別人不懂的語言。如,“在寫作過程中,‘內孕飛躍’的結果是文章的內言語形態,‘外化飛躍’的結果是文章的外言語形態”。句中“內孕飛躍“外化飛躍”是自造的空泛之詞,使人捉摸不透,不知其真實含義。
3.用詞不符合規范。如,在一些文章中,“級”和“屆”分不清,兩個概念混淆。其實,兩字的含義十分明確,“級”是指入學的年份,如“八七級”即1987年入學的年級;“屆”是指畢業的年份,如“八七屆”即1987年畢業的年級。如果搞混了,則出現很大的差錯。
4.謄寫標點不規范。亂用標點符號,錯別字多,謄寫不符合格式等。例如,有的每段開頭頂格寫,有的抬頭只空一格,標題分層序碼不合規范,外文字母不用印刷體書寫,謄抄后不再審查,出現錯字、漏字、筆誤等等。還有論文中圖表方面的毛病也較多,主要是:一是圖表過多,安排不適當,有的互相重復,有的不能說明問題,有的太復雜和零亂;二是不合規范,制作粗糙,如,圖中文字十分潦草,表格設計不合理,反映事物不準確、不完整,表達不夠清楚等。這些也要影響論文的質量。因此,論文中圖表必須精心設計和制作,要符合要求。
相關閱讀:
- 如何組織你的論文【轉載】 (綠茵ssein, 2009-11-13)
- [分享]寫科研論文導師不傳授的細節 (心情se567, 2009-11-27)
- 個人發表SCI論文心得 (iwfi325iwc, 2009-11-29)
-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我國甲流臨床研究 (release, 2009-12-12)
- 荷蘭教授稱用軟件發現井岡山大學講師論文造假 (tianhua, 2010-1-04)
- 寫好科研論文的要訣 (jeirf3uwd, 2010-1-05)
- 關于課題申請的一些觀點 (zxlyid, 2010-1-15)
- 2009年度生物學領域被引用次數最高的5篇論文 (實驗技術, 2010-1-21)
- (ZZ)我的研究生選題的幾點心得 (zxlyid, 2010-1-23)
- 寫論文秘訣---一點小總結 (njyyyil, 2010-2-10)
標題搜索
日歷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30 |
我的存檔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15427
- 日志數: 69
- 文件數: 35
- 建立時間: 2007-11-21
- 更新時間: 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