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砷檢測是一項多難的技術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02 13:30:10

      近日,海口市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對相關批次產品初檢及復檢證實,農夫山泉廣東萬綠湖有限公司生產的農夫果園30%混合果蔬、水溶C100西柚汁飲料以及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的蜜桃多汁總超標。專家說得挺嚇人,有毒元素砷,也就是俗話說的“砒霜”,其對健康的危害不亞于三聚氰胺。郁悶的是,我偏偏還是這幾款飲料的忠實“粉絲”。

      三鹿奶粉事件兩主犯剛剛被執行死刑,我以為事隔一周左右,再是有著慢吞吞傳統的監管部門也該給海口工商部門消費警示引發的如潮質疑下個定論了,然而很遺憾,公眾看到最忙碌的依然是涉事企業。11月30日,《北京商報》消息說:統一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強硬表態:“產品已送北京權威檢測機構,兩日后將拿出‘不超標’的結果。”農夫山泉高層則在緊急籌備將于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在食品安全風聲鶴唳的現實語境下,消費者對疑似食品問題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門戶網站的調查就已顯示多數消費者表示不會再購買疑似涉毒產品。正因如此,當事企業很有必要危機公關——然而,最好的公關不是嘴硬,還得拿出清白的鐵證。畢竟,每次食品安全事件事發之初,違法違規企業都很擅長扮竇娥。就此,消費者的心腸早就在蘇丹紅等的洗禮下百煉成鋼。

      這一次,權威部門依然大牌得很:坊間炸開了鍋,企業也忙得團團轉,就是不見監管部門及時登場。不明真相的群眾只能靠同樣不明真相的媒體報平安:上海的新聞說,供給江浙滬的產品是本地貨,別怕,非產自廣東;北京的新聞說,我們這里銷售的該類產品由北京工廠出產,疑似問題產品還沒跑過來;合肥、成都……大家就靠排除法紛紛給本地消費者吃定心丸。至于廣東,地方部門似乎都在眼巴巴等著“上級衛生門進一步通報的情況”,像我這樣的消費者就只能自求多福。

      那么,疑似“涉毒”飲料究竟是否砷超標?眼下看來,這個問題已經淪為“有”還是“沒有”的口水仗了:海口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一直不愿正面接受采訪,當事企業公關部一直在媒體面前喊冤,消費者一直不明真相。權威部門一如既往地“沉默是金”,安心扮演誰也不得罪的老好人,反正從來沒有人會為沉默的殺傷力擔責:如果當事企業真是清白的,職能部門失語越久,則對企業正常的生產銷售傷害越大;如果當事企業真有問題,不及時告知消費者,也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不尊重。一句話,關鍵問題關鍵時刻的沉默就是行政不作為,難逃失職瀆職之嫌。

      砷檢測是一項多難的技術活兒?我查了一下資料,幾乎縣級衛生防疫部門都能進行檢測,難度比檢測奶粉中的“蛋白粉”容易多了。“涉毒”飲料真相如何暫時還說不好,但有一點是板上釘釘的:千萬袋牛奶里的三聚氰胺,顯然并沒有讓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行政作為“結實”起來。


    TAG: 檢測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6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4894
    • 日志數: 30
    • 文件數: 2
    • 建立時間: 2009-10-14
    • 更新時間: 2010-09-03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