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獨立思考才能進入科研實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30 14:07:37
王鴻飛老師的一篇“少一些獨立思考也許更好”在科學網引起了波瀾,原以為王老師在“炒作”,但細想,問題卻不那么簡單。是否提倡“獨立思考”是在科研領域能否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環,不可當作兒戲。
學生在從事科學研究以前的重要特征是“學”,他們要從小學、中學、大學一路走過來,學習那些完全成熟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由于這些階段學生知識的積累,一般還不足以達到創新的程度,所以對他們的普遍要求是學習前人的知識為主,讓他們少一些“不著邊際”的獨立思考,尚在情理之中。即使如此,提倡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也是該階段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到了大學本科可以提倡“以學為主,學研結合”,這時提倡的“研”是一種教育的過渡現象,主要是為了提高本科生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層次到了研究生一級,教育的重點就要“以研為主,學研結合”,學已經從為主的地位,降到了輔助科研的位置。研究生的任務是什么?就是要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地研究新問題,尋求新問題的理論和解決方法。如果這個時期,仍然將“學”放在主要的地位,那么就失去了研究生層次教育的水準,更不要說培養“創新型人才”。既然是研究,就必須獨立思考,這是研究生導師一定要提倡的事情。
所謂“創新”即為前所未有的東西,這種前所未有的東西,如果不經過研究生自己獨立思考,如何得來?當然,真正的知識創新需要已有知識的“積淀”,即所謂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子們在本科階段就往巨人肩上爬了,到了研究生教育的層次,就應該基本上滿足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條件,如果還達不到這個基本條件,那就不夠研究生的資格。不然就是我們的研究生教育水平不夠。
作為導師,也許會被學生所為難,對那些不著邊際的“獨立思考”得來的問題所惱火,但是,同自己的學生討論問題是導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使他們錯了,也要通過討論來耐心地說服他們,進而促進學生的正確“獨立思考”,而絕不能讓他們放棄“獨立思考”,不然研究生們就很難進入科研實戰。
嗚呼,中國科研界的導師,若如此指導研究生的學習,中國科研落后的帽子何時可以摘掉?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獨立思考科研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