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科學面向問題——科研選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29 14:03:20
從我進化學所的第一天,我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什么是科學?如何做科學?我想,這可能是每一個科學研究者都要面臨的問題。到現在,已經8年過去了,我在走著自己的科研道路,同時,也還在不斷的責問自己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希望不斷提醒自己,提醒自己走上正確的科研道路,不要虛妄,浪費青春,不要欺騙,不去忽悠。
上大學的時候,在圖書館里看過波普的科學哲學書,對他的思想有比較多的理解。上了研究生,哲學課上老師介紹了庫恩的科學哲學。兩個都有道理,那誰講的科學哲學更有道理呢?我認為各有各的道理,使用范圍不同。如果研究某一個單獨的科學家如何做科學研究,怎樣面對科學問題,應該用波普的科學哲學。如果考察科學群體的行為,使用庫恩的“范式”理論更有效。
看看我們現在的科學氛圍,就知道我們的科學“范式”多么糟糕。此處不多講,我們科學網上有很多很多博主在討論這些問題,并受到廣泛關注。
從我個人角度講,波普的科學哲學對我的影響更大。我從他的理論中總結出一句話“科學面向問題”。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問題”,什么類型的問題,什么層次的問題,問題的真與偽,決定著科學研究的價值,從而決定著科學家的價值。科學問題可以分為不同類型,可以按不同學科分,可以按現在大家追捧的熱度分,可以按生產實際中關注的熱切度分,可以按照理論型/技術型分,等等,每一個選擇課題的科研工作和都需要思考。問題也是分層次的,打個比方說比較容易理解,數學中有公理,定理,推論,很顯然,層次越來越低。任何一個科學學科都有自己的邏輯體系,在這個邏輯體系中也有著類似于數學體系中的“公理,定理,推論”,科學問題總是可以被劃分在不同的層次的。越靠上的問題越難,越靠下的問題越接近生產實際,越能創造生產價值。問題其實也分真與偽,有些問題提出來,看似問題,其實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社會問題中這類偽問題比較多。在自認科學中“偽問題”可以這樣定義,一個不可能被應用的技術路線的研究可以稱為“偽問題”。其實,我們很多研究人員在做這樣的課題或者項目,技術路線本身有很多缺陷,不能達到目標參數,或者與其他路線相比,沒有更多優勢,或者一些方面有優勢,而其他方面都沒有優勢,最終都不能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也不能從研究中獲得更高層的理論,這樣的研究浪費精力,浪費財力,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但是有些人為了拿到經費,為了面子,在錯誤的路上不斷前進,南轅北轍,這樣的人大有所在。
科學問題其實就是選題,導師需要選題,學生需要選題,企業領導需要選題,如何選擇?這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選題還要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以及自己的科條件,在自己的物質基礎上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個人的選擇是,至少要有一個題目可以在
2-3年內看到好的結果,或者能夠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或者能夠在研究基礎上提出好的科學理論或者科學方法,發表高檔次的論文。
選題失敗是最大的失敗,但是這樣的失敗又很難避免。失敗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們的認識有限,在研究中才發現不可逾越的困難。另一種是欺騙,一些人為了金錢和名譽,欺騙科研管理者,將不可能工業實現的技術過分宣揚,片面夸大,甚至制造虛假數據。我們的很多科學研究者很有“本事”,很會將自己的欺騙用認識失敗掩蓋。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敗類,任何一個高尚的團體都有卑鄙者。我們的科學團體里現在這樣的人太多了,似乎不作假都不能生存似的。
做一個有良知的科技工作者!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