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實踐問題
1、能不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2、上次那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會中提到的創建教育包括:創新實踐基地、暑期學校、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我不知道這些是不是每年都有?也不知道參加這些基地有什么要求,比例有多大?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夠或者有機會參加。
回答:實踐方式主要包括校外實習、校內參加科研項目兩種方式。我們要求所有研究生都能保證一定時間的實踐,尤其是應用型。
參加實習事宜由導師根據情況安排,有導師、個人、學校等不同渠道的實習聯系方式。但最終都需征得導師同意。導師也對實習過程、效果負有監督責任。
學校不定期在組織類似基地建設,希望有意向的同學在和導師商量的基礎上參與。
參加科研項目也是很好的一種實踐方式。除了參加自己導師的項目,也可以參加導師所在團隊的科研項目。
二、關于應用型研究生
3、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關于應用型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我們學校到底和學術型的有那些區別!以后畢業答辯又是怎么樣的情況。
回答:應用型的培養方案已經擬定,請同學們認真學習和比較。在課程培養階段,基礎部分沒有差別,但在專業部分更注重實踐。培養方案給了同學們較為靈活的選擇。
培養過程一致。但論文申請時需要達到的畢業條件不同。計算機學院已經修訂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監督辦法的細則,請參閱。總體思想是突出應用型特點,在學術水平和論文發表要求上不同于學術型。
應用型研究生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有進一步加強應用型研究生比例的傾向。好好把握這一學習機會。
三、圖書館
4、我還有個意見就是圖書管的書太老了!新的都借不出來!
回答:盡量利用網絡資源。學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比較豐富,可以支持科研。研究生階段對書籍的需求在大大下降。
轉變觀念,改由看圖書到看論文!這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追蹤最新學術成果。
歷年答辯中反饋的情況是部分學生保留了本科學習階段的習慣,還在參考較為陳舊的教科書,導致個人創新工作不足。
四、研究和論文發表等
5、發表的論文一定是和專業相關的嗎?
回答:當前,計算機學院明確要求畢業條件:發表論文要和學位論文的工作有關。不管以后怎么改變這個條件,主要宗旨是用于答辯和申請學位的科研成果是密切相關的,可證明個人學術或應用水平。
除此外,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論文。
需要強調,學生的論文工作一定要和專業有關,體現專業要求和特色!
6、研究方向自己不喜歡怎么辦?
回答:具體方向和導師有關。確實不喜歡,可和導師商議,取得共識。有時候不喜歡是因為不了解而存在偏見。隨著認識的深入,這種不自信和偏見自然會改觀。
建議多和導師、高年級同學交流,了解他們如何突破進入選題階段的心理障礙時期。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但熱愛也不是一種不從事不投入的借口!
7、什么情況下開題可能會被掛掉?
回答:比如以下幾種情況:
-
和專業關聯度小
-
難度不足,達不到碩士論文水平
-
題目過難,期望過高,顯然無法勝任
-
工作量不足
-
不符合開題的文檔要求,形式審查不過,需要修改
-
題目過大,體現學生不清楚目標,沒有起到開題的作用
-
對研究現狀了解很少,憑感覺在琢磨研究內容
8、女生搞科研很惱火,應該怎么發展比較好?
回答:目前的研究生培養都有論文答辯環節,也就是說人人都要經過科研的環節來取得學位,這包括做理論、算法研究,或偏應用研究,對于計算機專業而言,都要求相當的編程能力。
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不要有性別上的偏見,也不要給自己是女性找借口。我們不會因為性別因素而降低培養要求。
一點建議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女生們要了解自己的長處,然后有針對性能發揮自己所長的方向或課題來投入論文工作。同時,更要刻苦努力,彌補所學中的不足,巾幗不讓須眉!
在規劃個人發展時,多聽聽導師和高年級女生的建議。她們成功了,你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