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器械的
清洗1 玻璃儀器的清洗
實驗中所用的玻璃儀器清潔與否,直接影響實驗的結果,往往由於儀器的不清潔或被
污染而造成較大的實驗誤差,有時甚至會導致實驗的失敗。 做
生物化學實驗對玻璃儀器清潔程度的要求,比一般化學實驗的要求更高。這是因為:①生物化學實驗中
蛋白質、酶、核酸等往往都是以“毫克”和“微克”計的,稍有雜質,影響就很大。②生物化學實驗對許多常見的污染雜質十分敏感,如金屬離子(鈣、鎂離子等)、去污劑和有機物殘基等,因此玻璃儀器(包括離心管等塑料器皿)是否徹底清洗凈就是非常重要的。
⑴ 初用玻璃儀器的清洗
新購買的玻璃儀器表面常附著有游離的堿性物質,可先用0.5%的去污劑洗刷,再用自來水洗凈,然后浸泡在1%~2%鹽酸溶液中過夜(不可少于四小時),再用自來水沖洗,最后用無離子水沖洗兩次,在100℃~120℃烘箱內烘干備用。
⑵ 使用過的玻璃儀器的清洗
先用自來水洗刷至無污物,再用合適的毛刷沾去污劑(粉)洗刷,或浸泡在0.5%的清洗劑中超聲清洗(比色皿決不可超聲),然后用自來水徹底洗凈去污劑,用無離子水洗兩次,烘干備用(計量儀器不可烘干)。清洗后器皿內外不可掛有水珠,否則重洗,若重洗后仍掛有水珠,則需用洗液浸泡數小時后(或用去污粉擦洗),重新清洗。
⑶ 石英和玻璃比色皿的清洗
決不可用強堿清洗,因為強堿會浸蝕拋光的比色皿。只能用洗液或1% ~2%的去污劑浸泡,然后用自來水沖洗,這時使用一支綢布包裹的小棒或棉花球棒刷洗,效果會更好,清洗干凈的比色皿也應內外壁不掛水珠。
2. 塑料器皿的清洗
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的塑料器皿,在生物化學實驗中已用的越來越多。第一次使用塑料器皿時,可先用8mol/L尿素(用濃鹽酸調pH = 1)清洗,接著依次用無離子水、1 mol/L KOH和無離子水清洗,然后用10—3 mol/L EDTA 除去金屬離子的污染,最后用無離子水徹底清洗,以后每次使用時,可只用0.5%的去污劑清洗,然后用自來水和無離子水洗凈即可。
3. 洗液的配制
因己確定鉻有致癌作用,因此配制和使用洗液時要極為小心,常用兩種配制方法如下:
⑴ 取100mL 工業濃硫酸置于燒杯內,小心加熱,然后慢慢加入5g重鉻酸鉀粉末,邊加邊攪拌,待全部溶解并緩慢冷卻后,貯存在磨口玻璃塞的細口瓶內。
⑵ 稱取5g重鉻酸鉀粉末,置于250mL 燒杯中,加5mL 水使其溶解,然后慢慢加入100mL 濃硫酸,溶液溫度將達80℃,待其冷卻后貯存于磨口玻璃瓶內。
4. 其他洗滌液
⑴ 工業濃鹽酸:可洗去水垢或某些無機鹽沉淀。
⑵ 5%草酸溶液:用數滴硫酸酸化,可洗去高錳酸鉀的痕跡。
⑶ 5%~10%磷酸三鈉(Na3PO4·12H2O)溶液:可洗滌油污物。
⑷ 30%硝酸溶液:洗滌
二氧化碳測定儀及微量滴管。
⑸ 5%~1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Na2)溶液:加熱煮沸可洗脫玻璃儀器內壁的白色沉淀物。
⑹ 尿素洗滌液:為蛋白質的良好溶劑,適用于洗滌盛過蛋白質制劑及血樣的容器。
⑺ 有機溶劑:如丙酮、乙醚、乙醇等可用于洗脫油脂、脂溶性染料污痕等,二甲苯可洗脫油漆的污垢。
⑻ 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和含有高錳酸鉀的氫氧化鈉溶液:這是兩種強堿性的洗滌液,對玻璃儀器的侵蝕性很強,可清除容器內壁污垢,洗滌時間不宜過長,使用時應小心慎重。
5. 玻璃和塑料器皿的干燥
生化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和塑料器皿經常需要干燥,通常都是用烘箱或烘干機在110℃~120℃進行干燥,而不要用丙酮蕩洗再吹干的方法來干燥,因為那樣會有殘留的有機物覆蓋在器皿的內表面,從而干擾生物化學反應。硝酸纖維素的塑料離心管加熱時會發生爆炸,所以決不能放在烘箱中干燥,只能用冷風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