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豬細胞制造的“試管肉”,亦喜亦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6 13:46:36
綜
合新華社消息:美國一個動物保護組織在2008年宣布,將出資100萬美元,獎勵發明可以在實驗室批量生產商業用人造肉方法的科學家。“試管肉的生產將會
用到動物的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在一種介質中培養、生長和繁殖。然后就可以得到類似鮮肉的試管肉,可吃可加工。”該組織的聲明稱。
其實試管肉并不是若干年后才有的新產物。科學家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在生物反應器和培養皿中培養動物細胞。就目前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體外培養技術早就成熟了,人造肉的技術上是可行的。

最近,“試管肉”成功研制了。據香港《文匯報》援引外電報道,2009年11月,荷蘭科學家透過一只活豬的細胞,成功在實驗室復制出試管肉,肉可以和植物一樣生長。研究人員相信這種人造肉將在5年內上市。或許有朝一日,漢堡包里的肉是在培養基或生物反應器里長出來的,超市的貨架上也將擺上這種新型的體外培養肉:這些肉不僅比家畜產的肉便宜,而且很少受到環境污染。于是,各種好的希望都出現了,有人說:環境學家表示,預計到2050年
肉類和奶品的消耗將增加兩倍,如果人們愿意食用這種肉,可望減少農場飼養牲畜每年產生數以十億噸的溫室氣體,最終甚至可解決糧食不足問題。素食主義者協會
對在實驗室培育出人造肉表示熱烈歡迎,有望減少動物屠宰,他們說:“如果不需要屠宰動物就能獲得肉的話,那么就不存在道德上的異議。”而且,這種肉是在嚴
格控制的條件下生產的,比起傳統的真肉,這些試管肉可能更安全、更營養、更少污染和更仁慈。喜也!
可是,從傳統角度來講,人們是否能接受這種以特殊方式制造出來的肉,還是覺得有點惡心;不過,“現在消費者已經接受了水培蔬菜,或許未來人們也可能會接受溶液培養的肉。”“最大的問題是,如何保證你所吃的是人工肉,而不是被屠殺的動物的肉。從人們的信任程度來講,很難進行分類和識別。”
相關閱讀:
- 科學家將研究出"倒時差藥" (tianhua, 2009-10-12)
- 首次觀察到人類活細胞交流 (tianhua, 2009-10-16)
- 科學家開發出成體細胞轉化為干細胞新法 (hongjingzi, 2009-10-21)
- 細胞免疫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tianhua, 2009-10-27)
- 人類老化和癌癥研究新方向 (tianhua, 2009-10-29)
- 細胞培養基本實驗技術 (實驗技術, 2009-11-11)
- 細胞培養及常見的幾個問題 (實驗技術, 2009-11-11)
- 牛血清在細胞中的主要運用功能 (實驗技術, 2009-11-11)
- 揭示正常細胞如何影響腫瘤生長 (tianhua, 2009-11-11)
- 人體有望再生的五個器官 (tianhua, 2009-11-20)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細胞試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