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6 10:26:32
在今天的世界中,有兩種精神最為重要,一個是科學精神,一個是批判精神,你既可以認為兩者有很大的區別,你也可以認為兩者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名稱。這兩個精神是真理、自由和民主的根基,哪里有科學的精神和批判的精神,哪里就會有真理、自由和民主。
但是在今天的中國,尤其是教育和學術,本應該最具有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地方,卻與兩者的內涵背道而馳。物欲橫流,虛假叢生。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些教育和學術的所謂的領導者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今天這個宣揚“八榮八恥”的年代出現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由主觀到客觀
如果只是簡單的看“實事求是”,那么很容易就會陷入一種客觀主觀化的癔病之中。人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動物,所以任何
人都非常容易被自身的主觀認識所迷惑。對于一個人而言,很難判斷他所說的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因此在漫長的智識的發展過程中,如何給定意識一個更加客觀的
標準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正是在這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之中,我們才慢慢懂得客觀的含義。科學的精神也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而這個過程沒有在中國的幾千年的文明中出現。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并沒有區分出主觀和客觀的進一步意義,而停留在人與自
然的思辨之中,而且也并不是被很多人所關心的。大部分中國人的最高追求在傳統的社會中更關心的是做官,做更大的官。可以說,在傳統的中國人的世界中是沒有
科學的觀念的。因為不知道什么是客觀。
從主觀到客觀是一種意識進化。雖然中國有很長久的歷史,但是和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是原地踏步,這是誰都不能漠視的事實。中國不應該只是一個活化石。
雖然在二百年內,中國經歷了許多的痛苦由傳統的社會變為一個新的世界的中國,但是這個過程的漫長是如此的不可思議,而且到了今天還依然沒有摸到科學精神的門檻,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由主觀到客觀,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主觀客觀化的有效手段,第一是數學,第二是實驗。
由客觀到主觀
如果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客觀的世界中,已經不依賴于主觀的認識了,那么只能說你并不理解科學的內涵,更不知道哲學的意
義。人與所謂的客觀世界的接觸,絕不像我們自己認為的那樣的直接和明白,而是通過感覺、語言等手段實現的,還不要說隱含的各種途徑,比如潛意識。二者之間
是如此的遙遠,以至于生命進化到幾十億年的時間才出現人類。那些打著客觀精神大旗的人們,沒有比他們更愚蠢的了。雖然簡單的唯心主義是如此的粗糙,但是簡
單的唯物主義更是一種欺騙。
在客觀到主觀的認識的過程之中,批判的精神由之而出現。而最終,在由主觀到客觀,由客觀到主觀的過程之中,科學的精神和批判的精神交織在一起。沒有對于客觀世界的理解,更沒有在此基礎之上的對于主觀世界的反思,人的意識不可能取得新的進步,創新也根本無從談起。
之所以批判精神在這里是重要的,因為對于客觀世界的認知依賴于我們主觀世界的限制,我們需要不斷的反思構建我們意識世界的那些基本的概念和信念,并且在客觀世界的理解之中獲得新的可能。
如何培養科學精神和批判精神
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在不久的將來,人才之間的戰爭也會不斷的升級。如何培養科學的精神和批判的精神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話題。
1.不要限定在主觀世界的空話。今天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就是,許多人不懂得科學的東西,卻要大談科學的東西。科學
精神和批判精神都是植根于對于客觀世界的理解之中的。而我們的教育也難以讓學生理解客觀的含義,長期的主觀臆測讓人失去了靈魂的另一半。而且許多領導者空
話連篇,胡說八道,也讓人難以原諒。解決客觀主觀化的問題是解決今天教育和學術問題的根本問題。
2.科學知識的普及。我們的SCI的文章越來越多,我們的做文章的高級人才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的科普工作依然舉步維艱。那些人天天高喊著,我們的文章數已經是世界第一,我們能夠花上千萬引進人才,卻無視科學精神普及艱難的尷尬,這是一種罪惡。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學精神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