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活細胞成像技術的實驗文獻(活細胞成像專題之十)(Microimage 譯)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16 13:30:27

      在活細胞成像中,熒光融合蛋白做為定位Marker的應用開創了這一領域新概念。活細胞成像技術很廣泛,包括寬場熒光、共聚焦、多光子、TIRF、FRET、熒光壽命周期成像、透射光顯微鏡。參考文獻如下,能幫助全面的理解活細胞成像。

      1、Khodjakov, A. and Rieder, C. L.

      對活體細胞培養分裂過程的成像I Methods 38: 2-16 (2006).

      摘要:在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培養細胞的有絲分裂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最突出的難題是既要得到研究所需的時空分辨率,又要保持細胞的存活,這其中需要折中。固定細胞成像的結構受成像系統質量和樣品本身光學品質的影響,而活細胞成像的最大局限是照明時導致的輻射損傷問題。這兒我們討論如何減小這種損傷,保持細胞健康的生活在多模式多維度光學顯微鏡下。

      2、Goldman, R. D. and Spector, D. L. (eds.)

      活細胞成像,實驗室手冊.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 Cold Spring Harbor, New York, 631 pages (2005).

      摘要:30章內容,筆記體寫作,這個手冊可能是描述活細胞成像這一話題最重要的資料。內容涉及熒光技術、成像應用和某些模式系統的特定實例。

      3、Shaw, S. L.

      植物活細胞成像. The Plant Journal 45: 573-598 (2006).

      摘要:觀察活細胞揭示的生命現象能給所要研究的課題提供獨特的視覺。由于植物活體對成像系統中的強光會做出反應,因此活細胞采集的信號不同于固定樣品得到的數據。此外,植物活體細胞一般比較厚,有自發光,然而當樣品被固定或切割時,發光的熒光分子常常會消失。對于固定細胞,最直接的目標就是最大化襯度和分辨率。對于活細胞,最大化的襯度和分辨率可能會損害樣品或快速的漂白熒光探針。因此目標是不同的。活細胞成像是在圖像質量和獲得不斷增長的襯度和分辨率等信息中尋求一種平衡。要成功的收集活細胞的數據需要開發出樣品采集程序、,慎選擇和搭配顯微鏡系統,清楚了解顯微鏡系統怎樣產生好的襯度和分辨率。這篇文章將討論活細胞成像的一般問題和植物活細胞成像的需要特別考慮的地方。

      4、Stephens, D. J. and Allan, V. J.

      活細胞成像的光學顯微鏡技術. Science 300: 82-86 (2003).

      摘要:這兒簡短討論顯微鏡下的細胞培養的環境條件,這篇綜述重點介紹了選擇合適設備的重要性、漂白恢復的假象、光毒性等,還詳細介紹了透射光、多光子、共聚焦、TIRF、FRET、FLIM、寬場熒光顯微鏡成像方法。

      5、Dunn, G. A. and Jones, G. E.

      顯微鏡下細胞的運動性: Vorsprung durch Technik.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5: 667-672 (2004).

      摘要:這是一篇關于活體成像系統歷史的文章,從顯微鏡的發明開始描述。這篇綜述集中在活細胞運動觀察以及他們對大量樣品采用的技術。還討論了在時序成像種設備的改進、顯微科學中電腦的使用、熒光蛋白的使用等。

      6、Gerlich, D., Mattes, J., and Eils, R.

      細胞結構的動態定量分析和觀察. Methods 29: 3-13 (2003).

      摘要:作者在這提出對活細胞成像動態數據分析的看法。討論內容涉及樣品識別、分割、設置閾值、體素掃描、展示、自動分析和相關的計算方法等。還提到了活細胞圖像分析的商業軟件包。

      7、Swedlow, J. R. and Platani, M.

      寬視場熒光顯微鏡和反卷積的活體成像技術. Cel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7: 335-341 (2002).

      摘要:帶有GFP細胞標記的應用近來使得大量的細胞生物學研究能夠進行下去,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活細胞成像中不同熒光標記分子的優勢和劣勢,另外討論了為保持活細胞和組織在顯微鏡上成像根本的考慮, 同時還提到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技術。

      8、Hinchcliffe, E. H.

      Using long-term time-lapse imaging of mammalian cell cycle progression for laboratory instruction and analysis. Cell Biology Education 4: 284-290 (2005).

      摘要:最近,以熒光蛋白為基礎的熒光成像技術和高質量熒光成像系統的使用,在活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領域引發了一場革命。活細胞成像,尤其是熒光的使用,在科研和商用實驗室得到廣泛使用。這個技術的使用需要特點關注細胞工程技術、圖像采集系統的設計、成像原理以及后續的處理和分析方法。在這篇綜述里,我們討論了這些步驟,把重點放在能為我們和其他人使用的實用技術上。

      9、Jaiswal, J. K., Goldman, E. R., Mattoussi, H., and Simon, S. M.

      量子點活細胞成像技術。 Nature Methods 1: 73-78 (2004).

      摘要:這是一篇介紹量子點在活細胞成像中的應用的原理性綜述,文章討論了用這種熒光技術時細胞株、共軛技術、試劑、培養條件、標記限制和成像注意事項。

      10、Kohlwein, S. D.

      美麗的酵母菌:活細胞成像的光學分辨率限制。 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 51: 511-529 (2000).

      摘要: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對于細胞生物學研究非常有用。近來在電鏡的熒光蛋白技術和其他體外染色技術使得象酵母菌這么小的細胞的動態和結構也能被深入觀察。我們總結了酵母菌的顯微染色技術和活細胞或固定細胞標簽的定位研究。電子光學顯微鏡,去卷積技術,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先進技術都被用到酵母的結構分析上。 51:511-529, 2000. ? 2000 Wiley-Liss, Inc.

      原文鏈接:http://zeiss-campus.magnet.fsu.edu/referencelibrary/livecellimaging.html


    TAG: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07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4894
    • 日志數: 30
    • 文件數: 2
    • 建立時間: 2009-10-14
    • 更新時間: 2010-09-03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