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物聯網 炒出來的概念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22 10:29:19
眼下的“物聯網”就是一個概念,在為相關公司能否帶來、何時帶來效益尚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相關個股已經被瘋炒。
市場規模上萬億?
“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去年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后,相關國家正在試圖通過“物聯網”走出經濟的泥沼。2009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后,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武器。我國也開始加速推動“物聯網”的進程。日前工信部一次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物聯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被采納。這些信息直接點燃了市場對“物聯網”的熱情。
物聯網到底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看來“物聯網”
是一個堪比“互聯網”的全新概念,蘊含著上萬億的市場機會,如果真有上萬億的市場空間,對相關公司而言影響將是巨大的,不過一些“物聯網”概念公司自身卻有不同看法,昨日物聯網概念股遠望谷發布公告說,相關概念對公司業績無實質影響,也無法預測未來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受益”個股規模龐大
“物聯網”這一超級概念誕生后,目前其炒作出的受益個股正在擴大化,市場炒作開始蔓延。市場已經清理出如下受益脈絡:
射頻識別(RFID)產業鏈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標準制定、芯片設計、標簽封裝(含天線設計)、識別系統設計與生產、系統集成與管理軟件開發。其中在芯片設計方面,上海貝嶺、清華同方等有所涉足;在標簽封裝(含天線設計)方面,東信和平、ST磁卡、長電科技等有所涉足;識別系統設計與生產方面,ST
磁卡、遠望谷等有所涉足。
此外,新大陸、高鴻股份、航天信息、廈門信達、北斗星通、怡亞通、飛馬國際、恒寶股份、東方電子等公司也均從事相關業務。當然,隨著物聯網題材的逐漸深入人心,該題材炒作正沿著“RFID-電子元器件-軟件”的脈絡呈蔓延之勢。“物聯網”題材似乎已經是無處不在了。
市場分析人士也認為,由于涉及到的這些“物聯網”概念股的股價較低,股性較為活躍,加上近期創業板的推出,也賦予科技股極強的炒作氛圍,如此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物聯網”概念股被賦予了太多的想象空間。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物聯網”要實現效益為時尚早,有當年網絡股行情的教訓,“物聯網”概念能炒多高值得懷疑。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