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新中國歷次國慶閱兵回顧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01 13:02:22

      1、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這次閱兵活動是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后第一次軍事盛典。閱兵司令員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檢閱了受閱部隊,并發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隨后,聶榮臻率領陸、海、空三軍受閱部隊的分列式由東至西從天安門城樓前通過。首先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年輕的人民海軍,隨后跟進的是步兵、炮兵、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坦克兵和騎兵師。在步兵行進的同時,年輕的人民空軍各型戰機飛臨天安門上空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人民代表的檢閱。此次受閱官兵1.6萬余人,火炮119門,坦克和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輛,飛機17架,軍馬2344匹。整個閱兵歷時兩個半小時。

      2、 1950年國慶閱兵。1950年,朱德總司令在國慶閱兵式上發布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美軍乘機進駐中國領土臺灣的局勢,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做好戰斗準備。閱兵式後,首都人民四十萬人進行了盛大示威,歷時三小時二十五分鐘之久才全部從檢閱臺前通過。閱兵後十九天,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此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是騎兵部隊駕馭一千九百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3、1951年國慶閱兵。1951年,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高級軍官。本次閱兵中出現了民兵大隊,他們是華北老解放區民兵的代表。

      4、 1952年國慶閱兵。1952年,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最為奇特的是,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里拿著新式武器。摩托化步兵方隊乘坐的并不是汽車,而是一百六十輛摩托車,煞是威風。在閱兵部隊後面壓陣的,是鼓樂齊鳴的軍樂團。

      5、1953年國慶閱兵。1953年,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該次閱兵儀式上,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使用的是蘇制“卡秋莎”火箭炮。

      6、 1954年建國五周年大閱兵。1954年國慶閱兵是在全國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剛結束的形勢下進行的。毛澤東主席任命楊成武為國慶閱兵總指揮。受閱部隊有軍事學院方隊,步兵學校方隊,炮兵學校方隊,工兵學校方隊,坦克學校方隊,水兵方隊,航空學校方隊,公安部隊方隊,野戰軍抽組的步兵師、摩托步兵團方隊,內蒙古軍區騎兵五師抽組的騎兵團方隊,傘兵方隊,高射炮和探照燈方隊,炮兵師方隊,三輪摩托車方隊,航空兵梯隊等,共一萬零三百八十四人。整個閱兵歷時六十三分鐘。

      7、1955年國慶閱兵。1955年,第七次國慶閱兵。本次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後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使這次閱兵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8、 1956年國慶閱兵。1956年,第八次國慶閱兵。本次閱兵是十三次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進行的,受閱部隊精神振奮勢氣高昂,令人激動。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因下雨,人們渴望見到的國產噴氣式飛機未能參加受閱。

      9、1957年國慶閱兵。1957年,第九次國慶閱兵。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有的飛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建立過功勛。

      10、 1958年國慶閱兵。1958年,第十次國慶閱兵。受閱方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軍在開國後創建的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的將校學員們。建國十年間,解放軍已形成完整的院校體系,是年在院校學習的干部人數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十六倍。

      11、1959年建國十周年大閱兵。1959年10月1日上午10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建國10周年閱兵慶典。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林彪在閱兵總指揮楊勇陪同下檢閱各部隊。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組成,共11018人。受閱部隊官兵身著新式軍服,佩戴軍銜。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軍事學院方隊,之后依次為水兵方隊、步兵方隊、空降兵方隊和由144門各種口徑火炮組成的7個炮兵方隊、由9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組成的裝甲兵方隊。同時,由155架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組成的空軍空中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整個閱兵歷時58分鐘。這次閱兵與5周年國慶閱兵相比,受閱武器裝備基本上是國產的,標志著中國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12、1984年建國35周年大閱兵。1984年10月1日上午10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建國35周年閱兵慶典。此次國慶閱兵,是中國人民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內亂之后,全面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勢下舉行的。是繼1959年國慶后,24年來第一次盛大的國慶閱兵。上午10時,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國慶閱兵總指揮秦基偉陪同下,乘敞篷車檢閱了部隊,并在天安門城樓發表講話。之后,閱兵分列式開始。受閱部隊共42個方隊。由陸、海、空三軍指戰員組成的儀仗隊,護衛著八一軍旗,率先進入天安門廣場。軍事院校的6 個方隊,5個步兵方隊,水兵隊、空降兵隊、女衛生兵方隊、武警部隊方隊和男女民兵方隊全副武裝,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

      隨后是綿延24 公里的機械化部隊方隊,分四路進入天安門廣場。這24個方隊由陸海空三軍的428輛戰車組成,其中有反坦克導彈、火箭炮、火箭布雷車、大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裝甲輸送車、坦克、自行火炮、地對空導彈、戰略導彈等。受閱空軍駕駛著94架由噴氣式轟炸機、強擊機和殲擊機組成的四個空中梯隊,掠過天安門上空。整個閱兵歷時1個小時。

      13、1999年建國50周年大閱兵。建國50周年慶典閱兵是在1999年10月1日上午10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這是共和國20世紀最后一次國慶盛大閱兵。江澤民主席在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李新良的陪同下,乘敞篷車檢閱了部隊,并在天安門城樓發表講話。

      江主席檢閱了由42個威武雄壯、軍容嚴整、裝備精良、精神抖擻的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組成的地面方隊。這是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檢閱三軍部隊。

      此次閱兵與15年前的國慶閱兵相比,國防科技含量增大,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主戰武器。而這些武器裝備絕大部分為中國自己制造。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部隊中。


    TAG:

    分析測試 引用 刪除 yq2009   /   2009-09-05 23:09:45
    我覺得應該今年的最壯觀了。
    分析測試 引用 刪除 yq2009   /   2009-09-05 23:09:15
    很期待60年的哦。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4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4805
    • 日志數: 195
    • 文件數: 85
    • 建立時間: 2009-07-14
    • 更新時間: 2011-03-11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