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研究方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01 09:41:31
如何選擇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對學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小則影響研究經費和研究成果,大則影響人生道路。
科學研究雖然專業分工很細,但從宏觀上講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多,感覺按照一級學科分類就可以了。或者換
句話講,同樣智商的一個人,無論精力投入到哪個方向,只要你用心去做,都能夠做出成績,就像一位杰出畫家在任何白紙上都能繪出美妙的風景一樣。那么在研究
方向的選擇中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一、興趣
對學者而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付出同樣的努力,沒有興趣,可以做到優秀,但絕對做不到
卓越。這里,興趣也不是絕對的,可以培養,有時可能僅僅是個心理適應過程。如果情況所迫,你不得不從事某個領域研究的話,端正自己的態度,興趣其實是可以
培養的,就像年輕人談戀愛一樣,剛開始雙方感覺可能不怎么樣,但是接觸多了,感情
自然有了。我對計量方法領域的研究剛開始興趣并不大,因為數學基礎不夠
好,但是感覺非常有意義,后來就鉆進去慢慢研究,并且不斷涌現出一些成果,時間長了就喜歡了。
二、資源這里資源是個廣泛的概念,在研究方向的選擇
中,你的老師、朋友、單位、實驗條件、軟
環境等都是你的資源,或者稱為你的約束條件,你所要追求的是在約束條件下的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
下,想突破是非常困難的。我由于研究經費有限,一直未能從事基于廣泛調查的信息資源和科技評價的相關研究,看到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上公布
的一些調查數據,真是憂心如焚,如果做深入的調查
分析和數據挖掘,可以發現許多有意義的東西,可惜我沒有數據。而有數據的CNNIC或能夠接觸到數據的人
員似乎也沒有什么重要研究,就像一個金礦,不能開采,干著急。問題真是金礦倒也罷了,至少不開采可以做國家的戰略資源儲備,調查數據和礦藏不一樣,時間一
長就成垃圾了。有時急得真想發郵件給他們,那怕免費幫他們做深入研究也行啊,有時學者的想法真是一廂情愿。
三、熱點
人們都有對研究熱點的本能偏好,如果某個方向成了研究熱點,那么大量的資源會涌向這個方
向,至少在短期內,研究某個熱點的學者和機構會過上相對好的日子。就像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一樣,這個世界也有一種無形的法則,它在調整著資源分配和學科的
平衡,熱點的東西研究人員多了,其相對收益就會下降;而非熱點的東西因為研究人員的流失,其相對資源也會慢慢變好,各領風騷若干年。
凡事有利有弊,在熱點領域一般學者想出重大成果很難,而非熱點甚至是冷門領域出成果相對容易一些,但是影響相對較小。所以運氣最好的學者是在做準熱點的研究,如何發現準熱點呢?大家一起想想辦法。
當然,熱點和非熱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轉化的,二者都是相對的概念。
四、社會應用
社會應用和熱點有一定的關系,社會應用永遠是科學
技術進步的最大動力,應用研究領域的學
者和資源遠遠超過基礎研究的關鍵原因就在于此。這里也有個時機問題,80年代中后期,學計算機的就業往往一般,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
腦的普及,IT人才如天之驕子,當然,研究IT的學者也比較滋潤。最近這幾年又開始一般了,因為IT領域的技術進步相對減慢,人們的基本需求已經相對滿
足。或者說,即使IT領域的技術停止發展5年,社會上各個領域的需求是可以滿足的。微軟公司推出VISTRA,可以說是IT領域皆大歡喜的事情,逼你硬件
升級,既賣軟件讓微軟沾光,也帶動其他廠商的硬件銷售。
同樣,學者在研究方向的選擇中如果能考慮到社會需求,有一定的提前量開始研究,也容易出成果。
五、學科交叉
學科交叉、學科間的互相借鑒容易出成果是眾所周知的。我的本科專業是
工業管理工程,迷上
了計算機,工作以后有10年時間在開發應用軟件。后來上了兩年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專業是科學技術哲學,博士期間專業是農業經濟,但是研究方向主要是信息經
濟。以前以為自己走了很多彎路,那10年時間出國讀個博士輕輕松松的事情。現在同樣這樣認為,不過不后悔了,我現在之所以能在比較廣泛的領域從事研究,而
且感覺很好,不能不說與我的經歷有關。
六、學術交流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學
術的角度,意思是多看文獻,多參加學術交流,前者可能相對容易,后者或許會收到一定的限制,出差、開會都要花錢。參加學術交流經常會有意外收獲,這是看文
獻所不能替代的。近年來,我的科研條件有所改善,但還是不能自如地參加一些學術會議,只能通過看文獻進行部分替代。
七、自知之明
興趣只是一個方面,自知之明恐怕比興趣還要重要。很多研究生并不清楚自己將來是否會成為
一個專業的研究人員,抱著成為學者的信念和理想來讀書的恐怕不足10%,做學問變成了一種手段,當然,人各有志,何況也是生存所迫,本無可厚非。即使是正
在從事科研工作的年輕人,對自己也應該有個深刻的了解。某些學科出成果是相當困難的,如果不坐上5-10年甚至更長的冷板凳恐怕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你吃不
了那個苦,趁早改行。我在網上看到復旦大學的一個研究多元統計的年輕老師(名字忘了)改行感到非常惋惜,他真的很有才華。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后,各人可以廣泛搜集各種信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決策,一旦下定決心,無論是否做學問,都應該好好堅持下去,切忌浮躁,堅持肯定會出成績的。
也許,學術方向的選擇是個偽問題,或者僅是一種機緣巧合,一種命運的安排,呵呵!
相關閱讀:
- 美研究發現:多睡覺或有助產后減肥 (hongjingzi, 2009-7-26)
- 《自然》:日美研究人員探明過敏體質部分原因 (hongjingzi, 2009-7-27)
- PNAS:隱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致病性研究 (hongjingzi, 2009-7-28)
- 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開始申報 (hongjingzi, 2009-7-30)
- 英國大學被要求加緊研究界與產業界的聯系 (hongjingzi, 2009-7-30)
- 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與法德兩國合作研究獲批準項目 (hongjingzi, 2009-7-30)
- 我國阿秒脈沖的啁啾控制研究獲新突破 (hongjingzi, 2009-7-31)
- 中藥新藥“川烏單酯滴丸”完成臨床前研究 (hongjingzi, 2009-8-04)
- 北京林業大學成立藍莓研究中心 (hongjingzi, 2009-8-04)
- 基金委公布09年外國青年研究基金獲資助項目 (hongjingzi, 2009-8-17)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