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兒童天賦基因芯片檢測”,靠譜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24 10:11:19

      通過一項“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就可以知道孩子是否有舞蹈、人際交往、繪畫天賦,還可以知道是否有多情、早戀傾向?最近,上海、廣州、武漢、杭州等國內一些大城市悄然流行起這樣一項檢測:支付幾千元,刮取兒童口中一些唾液,寄回唾液樣本,就可通過幾十個基因位點的檢測,得知孩子是否有抑郁、早戀、酗酒、藝術天賦等傾向,然后再由“相關專家”針對檢測結果,提出個性化教育培養方案。

      這是最新的基因技術應用,還是又一個高科技“騙局”?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發現表象背后,折射出更深層的科研、社會問題。


      基因芯片能否測“天賦”

      根據網上線索,記者找到了上海奇芯和新春苗兩家公司進行了暗訪。從他們的介紹中,記者得知,他們所推廣的這項檢測服務,來源于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項正在申報的專利——“一種用于指導兒童個性化教育培養的基因芯片及其檢測套組合方法”。這也是奇芯與新春苗強調“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權威性、科學性的一大重點。

      接著,記者找到上海芯超,了解到這種芯片確是他們公司所研發。該公司基因芯片技術總監盛海輝介紹說,疾病的發生發展受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影響,一個人的能力﹑成才同樣也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共同作用。他們從國內外的論文數據庫中,搜索出了幾百篇與行為遺傳學相關的論文,并從中篩選出與情緒、性格、能力有關的基因標記差異位點,設計出這種芯片,最終目的是為兒童個性化教育培養提供遺傳方面的參考。

      聽起來如此科學,為何會招來那么多非議呢?于是,記者追問起了他們所依據的論文。盛海輝向記者出示了一篇有關舞蹈基因研究的論文——2005年9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上的一篇論文。記者就該論文請教了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科院院士趙國屏。大致看了論文之后,趙國屏告訴記者,這篇論文主要是挑選了兩個背景相似的人群,分成善于舞蹈和普通對照兩組,再用一組已知功能的基因標記進行檢測,統計分析后得出有兩個基因標記位點與是否善于舞蹈相關。“但人類與舞蹈天賦有關的基因到底有多少?這兩個基因在其中起多少作用?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舞蹈天賦?環境起的作用有多大?這篇論文并未回答,這些問題世界上至今還沒研究清楚——太復雜了!”

      所以,盡管“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基因芯片的設計、制作和檢測技術,都有科學依據,但能否用它來告訴消費者“你的孩子有**天賦的傾向”,還值得進一步規范與探討。


      “長期的事業”如何推進

      據芯超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從2008年與新春苗、奇芯進行合作后,曾多次對其“不規范的市場行為”進行告誡。從芯超的會議紀要上,記者除了看到芯超對兩家合作伙伴提出嚴厲批評和整改意見外,還看到這樣一句話:“該項目檢測僅是針對國際目前的最新報道,對兒童一些潛能的基因初篩,希望你們結合教育專家、家長的綜合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并做好隨訪工作,這是一項長期、有意義的事業。”

      芯超負責人說:“從基因角度研究兒童天賦,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課題,期望對兒童教育研究會有幫助。”芯超在與兩家公司進行合作前,已對200多名兒童進行測試,由于得到了較好的結果,希望獲取更大數量樣本,將該項目推進下去。

      然而,這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因此芯超開始了與奇芯和新春苗的合作。據芯超辦公室主任張新介紹,期望通過合作能積累成千上萬的樣本,進一步完善該項目。“我們要求合作公司一定要客觀、科學地告訴消費者。目前國內有多家公司在開展疾病易感基因檢測與兒童天賦相關基因檢測,但社會上有商家為謀利違規商業操作,我們堅決反對。”

      芯超負責人說,所謂天賦基因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是個漫長的過程。芯超雖然非常想繼續推進這個項目,但如果合作伙伴的行為對社會造成誤導,并影響較大,根據協議規定,芯超有權停止與其合作關系。

      可是,叫停之后,這個“長期、有意義的事業”又當如何推進呢?


      應有合格的遺傳咨詢師

      趙國屏說,目前國外對于基因檢測的監管也處于摸索階段,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職業起到了中間橋梁作用——遺傳咨詢師。這個職業的出現已有幾十年,但以前咨詢主要根據家族疾病譜系,而基因研究的發展,為遺傳咨詢提供了更多、更翔實的信息。“他們是基因圖譜的解釋者,讓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人,也能正確理解自己所攜帶的基因信息。但從事這一職業,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培訓。”

      目前我國這類專業人才非常稀缺。趙國屏認為,在一些基因檢測技術的階段性產品進入市場之前,應該先培育起這樣一支遺傳咨詢師的隊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誤導,并促進基因檢測產業健康發展。


      攪渾了的倫理之水

      經過采訪,有一點可以清楚,“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是一個尚未經過科研充分驗證的成果。它可以進入市場嗎?通過商業途徑來積累科研數據,可以嗎?消費者有疑團,研發者有苦衷。就此問題,記者請教了國際生命倫理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顧問、瑞金醫院兒科終身教授胡慶澧。

      胡慶澧認為,在這件事情中,有一條界線要劃清:這個項目到底是在做科研還是在做服務。

      如果“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項目是為科研獲取樣本,那測試所需經費就應該在科研經費中支出,而不該向受試者收取費用。并且應該在受試者接受取樣之前,清楚地告訴對方取樣出于什么目的,會帶來什么后果等等。

      在這件事中,即使做該項基因檢測的單位沒有親自參與市場推廣,但以間接方式通過商業途徑來積累科研數據,就算沒有從中賺取一分錢利潤,也于生命倫理不合。

      如果提供的是面向市場的服務,顯然檢測結果應該已有科學依據,并能夠給受試者一個確定的、可以據此采取措施的結果。但根據目前的科研情況,這個項目還并不適合于推向市場,更不用說可能對消費者產生誤導。

      第二,無論是做科研還是做服務,這項業務已經涉及到了從人體取樣,就應該先通過生命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我國衛生部已對此有相應規定,不僅實驗目的、過程要通過倫理審查,甚至發給受試者的知情說明書也應通過審查。由于中國特殊的經濟文化背景,依照倫理規范在中國做生命科學實驗的成本,有時甚至高于國外。比如,在北歐,很多人都以為研究提供樣本為榮,征集志愿者、樣本準確性的成本就會降低。

      胡慶澧說,盡管道路坎坷,依照倫理規范進行生命科學研究,卻依然應該深入每個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心靈,這對于我國在世界科學界樹立良好的聲譽,在老百姓中建立科學的公信力,至關重要。


    TAG: 基因芯片

    dxkuii 引用 刪除 dxkuii   /   2009-08-24 14:56:06
    謝謝分享!關注了!
    q_r_epcnge 引用 刪除 q_r_epcnge   /   2009-08-24 14:55:01
    大概看了看,了解一下。。。
    aasle 引用 刪除 aasle   /   2009-08-24 14:54:07
    呵呵,關注了。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我的欄目

    日歷

    « 2024-06-11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29332
    • 日志數: 64
    • 文件數: 168
    • 建立時間: 2008-11-03
    • 更新時間: 2014-01-27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