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對造血功能的損害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8-20 15:16:11
鉛對血液系統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二是縮短循環中的紅細胞壽命,這些影響,最終導致貧血。
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
卟啉是血紅蛋白合成過程的中間物,血紅蛋白合成過程中,受到一系列轉巰基酶的作用。在血紅蛋白合成過程中,鉛至少在4個環節上影響其合成。(圖2-1)
首先是鉛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脫氫酶(ALAD)。ALAD是血紅素合成過程中最靈敏的酶,它的被抑制使血漿和體液中的底物ALA(δ-氨基-γ-酮戊酸)過剩,最終造成尿中ALA排泄增加。
其次是鉛影響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ALAS),雖然鉛對ALAS的作用是抑制還是激活尚有爭議,但ALAS是限速酶和主要調節酶,血紅素合成降低導致其后的ALAS活性增加,凈結果是增加血和尿中的ALA濃度。
第三是鉛抑制血紅素合成酶(或稱是鐵絡合酶)。血紅素合成酶的作用是催化亞鐵摻入卟啉結構中,該酶受抑后,紅細胞中原卟啉(EP)增多,紅細胞原卟啉(EP)因不能充分摻入鐵而與紅細胞線粒體內含量豐富的鋅結合,導致鋅原卟啉(ZPP)增加。鉛抑制糞卟啉原氧化酶,阻礙糞卟啉原氧化為原卟啉,結果使血中糞卟啉增多,尿排出糞卟啉增多;所以尿中ALA、糞卟啉及血液中EP或ZPP測定都是鉛中毒的診斷指標。
第四是鉛影響珠蛋白的合成,而珠蛋白的合成后,和血紅素結合才能形成血紅蛋白。
鉛作用部位 血紅蛋白合成 代謝產物變化
甘氨酸 琥珀酸輔酶A
①ALAS——→↓
ALA --------→血和尿 ALA↑
②ALAD—//→↓
膽色素原
↓
尿卟啉原
↓
糞卟啉原-----→血和尿 糞卟啉(CP)↑
↓
原卟啉------→紅細胞Zpp↑
③鐵絡合酶—//→↓
血紅素
④珠蛋白↓——→↓
血紅蛋白-----→紅細胞Hb↓
由于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導致骨髓內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血液中點彩、網織、堿粒紅細胞增多。此三種細胞內的嗜堿性物質都含有線粒體與微粒體碎片及核糖核酸(RNA),有人認為此三種細胞不過是由染色技術所造成的不同形態表現而已。其原因可能是鉛抑制了紅細胞嘧啶—5’—核苷酸酶,以致大量嘧啶核苷酸蓄積在細胞漿內,并妨礙微粒體RNA的降解。
溶血
鉛中毒貧血不僅是由于血紅蛋白合成減少,也由于紅細胞壽命縮短。鉛可抑制紅細胞膜Na+/K+—ATP酶的活性,使紅細胞內K+逸出,致細胞膜崩潰而溶血。另外,鉛與紅細胞表面的磷酸鹽結合成不溶性的磷酸鉛,使紅細胞機械脆性增加,亦為溶血的原因。急性鉛中毒時溶血作用較明顯,慢性鉛中毒時以影響卟啉代謝為主,溶血作用并不重要。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